現代社會,手機是一種很重要的通訊工具。但是手機輻射對*的危害有多大呢?為什么有些人會被診斷出假性癌癥呢?
診斷出患了癌癥,就等于死神向你下達判決書。但最新研究表明,被診斷為癌癥病人中的5%左右是可以治愈的“假性癌癥”,由于錯誤判斷而選擇癌癥的方法治療,結果造成冤死。中國一年就有數萬人冤死。
近日,在科協年會“生物產業論壇”上,提出“假性癌癥”的專家說,長期坐辦公室的白領易患“假性癌癥”。
區別在于腫瘤有無包塊
“假性癌癥”一詞,是專家在臨床研究后的專用詞。專家說,假性癌癥的病狀與癌癥非常相似,但有本質區別。一是“假性癌癥”的腫瘤沒有包塊,更明顯的就是表面沒有如同雞蛋殼狀的膜。在照CT時,影像呈現斑點、柱形、章魚狀和火焰狀,而最多的是呈火焰狀。
物理輻射引起“假性癌癥”
他進一步闡釋說,根據他的研究,假性癌癥在形成病理因素上,是由物理輻射引起。而癌癥是由化學輻射、生物和基因因素引起。雖然現在有一些說法是物理輻射也能致癌,但這一觀點在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
專家談到,如今治療癌癥雖有100多種辦法,但都難逃一劫。由于“假性癌癥”形成病理的因素是物理輻射,它是可以治愈的。而且治療效果而言,治療周期越短越好,一般幾周一個療程。
“‘假性癌癥’治療的方法與癌癥完全不同。”專家說,用化療等傳統手段治療假性癌癥,沒有任何效果。在臨床上,只有在使用止痛和消炎藥上,能對“假性癌癥”產生藥力作用。
目前,專家已經研制出一套治療“假性癌癥”的“模型選擇法”,已經成功將7例“假性癌癥”病人治愈出院。
白領易患“假性癌癥”
專家介紹,“假性癌癥”占所有診斷為癌癥病人總數的3%~5%,也就是說,中國一年有4~8萬人患的“假性癌癥”。由于“假性癌癥”難于區分,導致誤診而又采用錯誤的治療方法,“假性癌癥”病人沒有得到及時的醫治而離開人世。
哪些人群容易患“假性癌癥”呢?專家說,根據他的研究,“假性癌癥”在城市農村都有,但易患人群是高樓上班的科學家、黨員干部、白領人士居多。原因是造成假性癌癥的重要因素是紫外線和“r射線”(專家自擬的專用詞)物理輻射造成。而“r射線”多來自高層建筑材料中。
手機輻射致癌是誤區
此前,有媒體報道,手機、電腦等電器輻射會致癌,造成社會恐慌。而專家帶領的實驗室團隊進行研究表明,通過臨床輻射實驗,手機等電器產生的非電力物理輻射“力量”對*細胞癌變是起不到作用的。也就是說,使用手機、電腦是安全的,是錯誤的報道讓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背了一口“大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