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統計,我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已達38.2%,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的失眠發生率。眾所周知,長期失眠嚴重危害身心健康,容易引發心臟病、猝死、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專家表明,失眠除了跟情緒、環境和壓力等因素有關外,還跟從事的職業有很大關系。下面我們一起來揭曉這十大“失眠”職業吧。
作家
無眠狀態:9/焦慮指數:9
危險指數:7/缺睡指數:8
大多數作家都是夜行動物。夜涼如水,一盞孤燈,稿紙上沙沙作響,文思如泉涌,當然現在不少都換成了敲擊鍵盤的嗒嗒聲。白天市井的喧騰和雜亂容易使心氣浮躁,因此他們普遍認為晚上較為安靜,有利于思考。
記者
無眠狀態:8/焦慮指數:10
危險指數:6/缺睡指數:8
干記者的就是勞碌命,此話不假。
若是遇上諸如賽事、電影節,那晚上就更不能休息,常常是半夜三更隨時關注大洋彼岸的一舉一動,白天又要及時整理得來的第一手消息,往往幾宿下來熬得雙眼通紅胡碴飛長,仍要馬不停蹄地工作。狗仔隊們更是睡不著的典型,夜幕下不但明星活動頻繁,隱蔽起來也更容易,若是抓到出入酒店夜總會的獨家曖昧鏡頭,既養活了自己也養活了一干八卦小報。
有些人把睡眠問題看得過重,要求自己及家里的其他人一天必須睡足幾個小時,否則就認為是睡眠不足。還有些對睡眠本質不了解的人,把睡眠問題看得更重,認為長時間睡不好就會使人“發瘋”。這些人稍有入睡困難,或者有幾天沒有睡好,就會變得十分緊張,也正是由于把睡眠看得過重,而使大腦的警覺程度大大提高,于是也就發展成了真正的失眠癥。
演員
無眠狀態:9/焦慮指數:9
危險指數:5/缺睡指數:9
對于演員來說朝九晚五的上班制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通常連續十幾天為趕拍戲進度睡不飽覺倒是家常便飯,不僅要在夜晚趕拍“夜景”,在晚上補拍白天的戲份也常為之。所以不要奇怪為什么有時電視上的女演員的臉白得像涂了一層白堊粉,那是為了遮蓋熬夜冒出的痘痘和熊貓眼所致,也不要奇怪探班時發現裹著軍大衣正忙里偷閑呼呼大睡的演員們,他們在拍戲時的睡覺時間實在少得可憐。
現代白領族長期處于“睡眠負債”的狀況下,卻并不在意。你以為每天只睡個五小時、六小時,到周末再來睡個十小時就可以補回來了嗎?渴望夜夜好睡的你,太需要進行睡眠誤區大掃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