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 剛成年時要防感染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腫瘤。我國每年新發宮頸癌13萬例,占世界新發病例總數的1/5。宮頸癌與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有關,該病毒感染的高發年齡為20—25歲,因此造成了宮頸癌發病年齡提前的現象。
宮頸癌還與女性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很大關系,近期一項調查顯示,許多女性第一次性生活的平均年齡為18.6歲,而過早開始性生活會對女性宮頸造成損傷,導致自我保護能力下降,增加病毒感染的風險,因此更容易患上宮頸癌。
宮頸癌最常見的早期跡象是接觸性出血和分泌物異常。約70%—80%的宮頸癌患者表現為性交后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但常被誤認為是用力不當造成的。75%—85%的患者有陰道分泌物增多現象,具體表現為白帶增多,伴有異味和顏色變化。尤其是絕經后患者出現白帶量增多,且白帶為黏性或血性的,都是宮頸癌的早期癥狀。
與婦科病高發、年輕化現象形成對比的是,來醫院定期接受婦科檢查的人很少。宮頸癌早期沒有特征,自己很難發現,患者往往在出血等癥狀出現三個月后才來就診,此時已有2/3為晚期。因此,初次發生性行為一年后或25歲以上的女性,應每年體檢一次;若連續3年查體沒有異常,則可改為每3年體檢一次。“三階梯”法是目前最有效的宮頸癌早期篩查手段,即宮頸涂片→陰道鏡→活檢。1.宮頸涂片:目前采用的液基薄層法比過去的巴氏分類法準確性高,能保存90%的宮頸刮片細胞,并可自動閱片,檢出率可達80%。若聯合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可篩查出90%的宮頸癌。2.陰道鏡:如果涂片可疑,可進一步做陰道鏡檢查,并選擇病變部位進行活組織檢查,以提高診斷率。3.宮頸和宮頸管活組織檢查:是確診宮頸癌最可靠和不可缺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