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慣,那么喝茶有哪些禁忌呢?炎熱夏季,人們在茶樓聚集一堂,海闊天空閑聊,借此減輕壓力;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看重茶葉的保健作用,喝茶養(yǎng)生已經成為現(xiàn)代人的健康潮流。但是近期微博上一條關于“喝隔夜茶會致癌”的微博引發(fā)了網友們的熱議,喝隔夜茶會不會致癌?我們該如何喝茶才健康呢?
隔夜茶致癌概率很小
其實,我們理解的隔夜茶都是晚上過夜的茶水,但其實隔夜茶的概念和放置時間較長的茶水很難區(qū)別。早晨泡的茶下午喝是很常見的情況,有誰會因此而得了癌癥呢?夜里工作時泡的茶,早上起床后喝,茶湯中發(fā)生的變化不會比白天大。如果說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的話,也不過是夜里氣溫低,變化小,白天氣溫高,變化可能會大些。茶水放置時間長了,會發(fā)生一些變化。
隔夜茶最主要的變化是茶多酚的進一步氧化,顏色加深。一杯清澈碧綠的茶湯,尤其是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時間放長了,就會失去原有茶葉的綠色,變得很黃,但是據研究這種深色的酚類氧化物無毒且不會致癌。
對于微博上有人傳言推測“茶水放過夜后,會產生亞硝胺,亞硝胺是致癌物質”,專家說:“隔夜茶中即使含有亞硝胺,那也是微不足道的,與我們經常食用的面包、魚制品、肉制品、腌菜和腌臘制品等相比,這個量是極少的。誰也沒有說吃了肉制品會得癌癥,每公斤肉制品中的亞硝胺含量有4—50微克,那不是更會致癌嗎?”
亞硝胺要達到每千克體重吸收100—200微克才有可能致癌。如果只是偶爾喝隔夜茶,是不可能達到這么的劑量。但如果每天都喝隔夜茶,還是會有致癌的風險。
綠茶能抑制亞硝胺防癌癥
隔夜茶或是沖泡后放置了一段時間的茶水,只要沒有變質,是沒有毒害作用。不過在溫度較高的夏天,茶湯的放置時間長了會發(fā)餿變質。這種變了質甚至長了霉菌的茶水,與其他變質飲料一樣,也是不宜飲用的。
其實相反,茶葉不僅僅不會致癌,相反還能幫助我們防止癌癥的發(fā)生。
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它們都是亞硝胺的天然抑制劑,因此喝茶還能消除其他含有亞硝胺食物帶來的危害。比如說,你吃了燒烤、煙熏食物、臘味制品、腌菜等腌制食物,不妨餐后喝上一杯茶,可以有效抑制亞硝胺對你消化系統(tǒng)造成損害,對健康有益。相比其他茶葉,平時我們喝得最多的綠茶,抑制亞硝胺的效果也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