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會長大,而成人卻會慢慢變老。空巢綜合征是指老年人生活在“空巢”環境下,由于人際關系疏遠而產生被分離、舍棄的感覺。常出現孤獨、空虛、寂寞、傷感、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調癥狀。
我們常說的“空巢綜合癥”是指老年人生活在“空巢”環境下,由于人際關系疏遠而產生被分離、舍棄的感覺。常出現孤獨、空虛、寂寞、傷感、精神萎靡、情緒低落等一系列心理失調癥狀。一般發生在無子女或子女成年后相繼離開家庭而獨守老巢的老人身上。不過,這家住武漢而且和兒子、兒媳婦居住在一起的張老漢,前兩天因胸部不適到醫院看病,竟也被診斷為“空巢綜合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老伴過世的張老漢雖和兒子、兒媳同住,但兒子和兒媳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回家后也是在自己房間上網、看電視,很少和老人交流。心理專家指出,張老漢的情況即屬于隱性空巢,出現不良情緒、胸悶等不適癥狀就不奇怪了。盡管空巢綜合征主要見于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有些老人的子女雖與老人同住,但平時對老人疏于照顧,與老人交流少,有時甚至一天都說不上一兩句話,也會讓老人因處于隱性空巢而發生心理危機。
一般來說,“空巢綜合癥”的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精神空虛,無所事事。
子女離家或子女疏于照顧交流,會讓父母產生心里空虛感,常常會出現情緒不穩、煩躁不安、消沉抑郁等。
2.孤獨、悲觀、社會交往少。
人類是不喜歡孤獨的,特別是老年人,一旦出現“空巢”,他們會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寂寞和孤獨,對自己存在的價值表示懷疑,陷入無趣、無欲、無望、無助狀態,甚至出現自殺的想法和行為。
3.軀體化癥狀。
受“空巢”應激影響產生的不良情緒,可導致一系列的軀體癥狀和疾病,如失眠、早醒、睡眠質量差、頭痛、乏力、食欲不振、心慌氣短、消化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壓、冠心病、消化性潰瘍等。譬如張老漢的胸部不適就是這種反應。
心理專家指出,子女要多關心父母的身心健康,除在生活上給予照顧,還應多和父母聊天,以排解老年人內心的孤獨情緒。同時,老人應積極進行自我調適,多參加戶外活動和人際交往,多接觸新事物,保持健康、開朗的心態,提高自身適應和心理承受能力。而對于常出門在外的兒女,更應該像歌曲中所唱的那樣“常回家看看”,多關心父母的心身健康,并在生活上給予照顧,這是對處于孤獨和空虛的老年人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