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膽結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么膽結石比較喜歡纏哪些人群呢?研究指出,膽結石有“重女輕男”的傾向,到底為什么會這樣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膽結石患病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并且好發于女性,育齡婦女與同齡男性的患病比率超過3∶1,而七十歲以后則下降到2∶1。”日前,專家表示,懷孕、肥胖、西化的飲食等因素可增加膽結石的患病風險。
據介紹,我國對26個省市11342例膽石患者調查顯示:膽石的分布、類型與地域、飲食、職業、感染相關,在飲食習慣中,凡蛋白質、脂肪或糖類其中任何一類吃得多者,其膽囊結石或膽固醇結石發病率較高,而普通飲食或蔬菜吃得多的則膽管結石和膽色素結石增高。
膽結石為何會“重女輕男”呢?專家表示,許多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往往待在家里的時間多,運動和體力勞動少,天長日久其膽囊肌的收縮力下降,膽汁排空延遲,容易造成膽汁淤積,膽固醇結晶析出,為形成膽結石創造了條件。另外由于女性身體中雌激素水平高,會影響肝內葡萄糖醛酸膽紅素的形成,使非結合膽紅素增高,而雌激素又影響膽囊排空,引起膽汁淤滯,促發結石形成,絕經后用雌激素者,膽結石發病率明顯增多。
許多女性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糖類、高膽固醇的飲品或零食,這一嗜好的直接成果就是身體發福,而肥胖是患膽結石的重要基礎。研究表明,體重超過正常標準15%以上的人,膽結石發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40歲以上體胖女性是膽結石最高發人群,此時女性雌激素會使得膽固醇更多地聚集在膽汁中。
女性在妊娠期間膽道功能容易出現紊亂,造成平滑肌收縮乏力,使膽囊內膽汁潴留,加之妊娠期血中膽固醇相對增高,容易發生沉淀,形成膽結石的機會則大大增加,而多產婦女發病率則更高。
不少女性喜歡邊吃零食邊聊天邊看電視,這種餐后坐著吃零食的習慣可能是我國膽結石發病率逐高的原因之一。當人呈一種蜷曲體位時,腹腔內壓增大,胃腸道蠕動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膽汁排泄,飯后久坐妨礙膽汁酸的重吸收,致膽汁中膽固醇與膽汁酸比例失調,膽固醇易沉積下來。
此外,不吃早餐也易導致膽結石。因為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汁濃度增加,有利于細菌繁殖,容易促進膽結石的形成。如果堅持吃早餐,可促進部分膽汁流出,降低一夜所貯存膽汁的黏稠度,降低患膽結石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