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四:記憶力
美國《臨床與實驗神經心理學雜志》刊登過一項專門測試記憶力的實驗。研究者選取了幾個詞組,如書本、午餐、晨練、鑰匙等。請200名年齡為60~91歲的老人閱讀5遍。20分鐘后,要求被測者仔細回想這些詞組中的前4個詞是什么。如果記不清或記得混亂,說明你可能存在記憶力減退的危險。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現,男性通常比女性腦力衰退的速度更快。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米拉·卡坦博士建議人們做些增強記憶力的訓練,如下棋、慢跑、快走等。日本“改變”網站也介紹了幾個“頭腦體操”來激活大腦,包括聽音樂猜樂器、做拼圖、拼魔方、猜字謎、活動手指等以改善大腦血流狀況。
指標五:反應
作為人的基本能力之一,反應時主要測試人從接收信號到產生動作所用的時間。我國《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報告》顯示,60~64歲年齡組里,男性與女性的平均反應時都是0.7秒。陸一帆認為,測反應能力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尺子,測試者將一把鋼尺貼著墻壁放,然后突然放開尺子,被測者手離尺子末端約20厘米,做出反應后第一時間將下落的尺子按在墻上,這時測量出尺子下滑的距離。距離越短,說明反應時較短,人的反應能力較高。這種反應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差。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鍛煉來減緩這種下降,其中球類最適合,如羽毛球、乒乓球等。
指標六:平衡感
具體測試方法是:兩手扶在腰部,閉上雙眼,一腿站立,另一腿抬起,抬高或放低皆可。當站立的腳發生移動或者抬起的那只落地時,測試結束。測試兩次,以堅持時間較長的那次為準。如果50歲以上的男性保持在17秒以上,女性保持在14秒以上,說明平衡力還不錯。如果男女分別低于8秒和6秒,則應經常鍛煉自己的平衡性。除了練習該動作外,還可以通過倒著走、走貓步等方法來提高平衡感。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利用平衡板,將每個動作練習3~5次,每次1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