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在生活中會將護理液當成日常的的私處護理來使用,甚至還會購買一些注明經期使用的護理液在經期使用,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長期使用護理液會讓女性的身體受到傷害,因此,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些日常護理的方法。
女性護理液,長期使用有風險
每當私處出現一些瘙癢等小癥狀時,多數女性都會首先選擇購買護理液使用,如果沒效果了再去醫院看看。而更多的女性是護理液的長期用戶,堅持每天使用護理液,在她們看來,只有用了洗液清潔才干凈……
瘙癢、白帶、異味,面對這些常見的婦科問題,很多女性首選護理液作為“治病”的方式,甚至有些女性沒有癥狀也照常作為清潔、護理使用。對此,專家表示,不建議女性長期自己購買護理液,更不建議將其作為藥用。
【提醒】經期不宜用護理液
有些產品標明“月經期間”使用。但專家指出,月經期間使用女性護理液更容易導致上行感染,不建議經期使用女性護理液,也不要讓洗液流進陰道里。
一些含有蛇床子、地膚子、黃柏、苦參等成分的洗液的確具有一定的清熱功能,針對真菌性的皮膚病,不過,僅作為輔助使用,長期使用容易破壞陰道環境。
堿性洗液最好別用
市面上的女性護理液林林總總,有中藥成分的,有西藥成分的,應該如何挑選呢?
首先,越接近陰道生理狀態的越好。比如陰道PH值為3.8-4.5,選擇產品時,其PH值是一個參考數據。市面上還有少部分堿性的護理液產品,針對一些陰道酸性過高的疾病,但專家表示,堿性洗液更容易破壞陰道酸堿環境,尤其不主張使用。
另外,在成分上,越接近陰道環境的越好。比如以乳酸桿菌為主的產品,這是陰道本身就有的有益菌群,理論上接近陰道環境。不過,乳酸桿菌作為藥物本身需要再冰箱保存才有活性,且保存的時間不長,難以保證產品功效。
私處護理5貼士:
1、水
多數女性喜歡將自來水和燒開的水混合在一起使用,雖說一般不會引起嚴重的問題,但如果恰逢抵抗力下降,或自來水污染,極有可能引起陰道炎。清洗外陰最好是將燒開的水冷卻至適宜的溫度。
2、盆
洗外陰用的盆必須專人專用,宜選擇比臉盆小一些的搪瓷或不銹鋼盆,最好不用塑料盆,此類盆易因老化引起盆壁粗糙,容易寄生細菌。
3、毛巾
為預防交叉感染,女性最好準備兩條毛巾。一條用于擦洗外陰;另一條用于擦洗后部即肛門。因為會陰與肛門距離很近,用同一條毛巾,易將肛門細菌帶至陰道而發生陰道炎,特別是患有肛裂、痔瘡者,毛巾必須分開使用。毛巾用后應開水燙洗,日光下晾曬。
4、莫濫用酸堿液
酸堿液若不符合要求,會使陰道受腐蝕而損傷;或因陰道內pH值的平衡受到破壞,使病菌在陰道內繁殖,導致生殖系統受感染而發炎。另外,也有可能因消毒、操作等方面的原因,引起局部損傷或感染。
5、外出時也要清洗
外出時,衛生條件不一,有的旅館清洗消毒工作不完善,甚至有名無實,浴缸、毛巾、馬桶都可能污染。因此,為防交叉感染,保證安全,最好自帶清洗外陰的盆與毛巾。大小便盡量選用蹲式便池。洗澡宜選淋浴,忌用盆浴。
總的來說,不論是什么護理液都不宜長期使用,更不能覺得護理液有清潔功能而依賴使用,其實私處的清潔很簡單,平時用清水便可,如果私處出現一些問題,也應該及時就醫,而不是自作主張,擅自胡亂使用護理液,反而可能導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