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打擾孩子 做孩子活動的觀察者和協(xié)助者
在自由和不受打擾的前提下,專注的能力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然具有的品質(zhì),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總是充滿了干擾的因素。父母應該管理好自己“教育心切”的心情,做孩子的觀察者與協(xié)助者,孩子能夠獨立玩耍的時候,不管他的玩法是否符合你的滿意度,你都要耐心的欣賞,孩子需要你一起玩的時候你要積極的參與,當他有困難的向你提出幫助請求的時候,你可以引導他解決。孩子不喜歡你扮演“教師”角色,而是希望你是觀察者、協(xié)助者、鼓勵者,這樣孩子的獨立性會得到培養(yǎng),專注力也會充分發(fā)展。為了保護孩子的注意力,爸爸媽媽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準備一個不受干擾的房間
如果條件容許,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專門玩耍的房間。房間的色調(diào)要統(tǒng)一,可以用白色或者米色為基調(diào)。有為孩子設計的玩具架,上面整齊的放著孩子喜歡的玩具,能夠方便孩子自行取用。另外,成長中的孩子喜歡席地而坐,房間的地面最好鋪上地毯或者墊子。這樣孩子可以在這個房間安靜專心的玩耍,不被打擾也不會影響到其他人。
建立規(guī)則,大膽放手
父母總是對孩子獨自玩耍不放心,但是可以建立規(guī)則來保護孩子自由的探索:
不可以傷害自己;第二,不可以傷害他人,第三,不可以傷害環(huán)境。
只要孩子的行為沒有違背這3個原則,就不要去打擾他。例如孩子喜歡爬高,要是爬的高度威脅到安全了,媽媽就把他抱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繼續(xù)玩,不批評他也不打擾他。
清除孩子身邊的分心事物
讓孩子在某一段時間內(nèi)做一件事情,有頭有尾,不半途而廢。如果孩子在看一本書,媽媽就應該將孩子身邊的其他書收起來,不分散他的注意力。同樣的,玩玩具也是一次玩一個,不是一堆。如果書或者玩具成堆,孩子就容易一會玩這個,一會看那個,形成分散注意力的壞習慣。同時當孩子專注的時候,爸爸媽媽也不要去打擾,不要一會叫寶寶吃東西,一會兒放音樂給她聽。
一遍說清,拒絕嘮叨
父母對孩子談事情,不要總是重復。有些爸爸媽媽對同一件事情或某一點要求總是反復交代強調(diào),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了一件事要反復聽很多遍。這樣孩子入學之后,聽課會表現(xiàn)出漫不經(jīng)心,以為老師也像父母那樣重復地講。所以父母要拒絕嘮叨,將自己的要求一遍講清,并確認孩子聽懂,不要毫無重點的重復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