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智力開發很重要,那么應該用哪些方法開發孩子的原始潛能呢?父親是高山,母親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優勢,必須做到陰陽互補、平衡,防止出現 “陰盛陽衰”的現象。
有些父親把教育的責任推給愛人,讓愛人管孩子,自己則躲個清閑,其實這樣做不好。若孩子心里感到父親對他不負責任,有事時也不向父親征詢意見,父親的威信就會越來越低。夫妻兩人有分工可以,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一致,不能把責任推給對方。夫妻雙方都主動教育孩子,孩子才會感到爸爸媽媽對自己很上心,不敢鉆空子。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做家庭教育咨詢來訪者基本都是母親,這就說明,在教育子女這個問題上是否出現了“陰盛陽衰”的現象。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以母親為主的占50%,以父親為主的占20%,平分秋色的占30%。當問及一些父親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時,有的答:工作太忙,沒時間管孩子;有的說:脾氣不好,沒法跟孩子生那個氣……看來好像都有理由,其實他們忘記了古訓“養不教,父之過”。
作為父親,放棄教育子女的責任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我們的孩子現在受到母性教育已經夠多了,嬰兒時多是母親喂養、照料;上幼兒園全是女老師的教育;小學、中學階段基本上也是女老師教育為主;如果在家里父親再放棄教育的責任,孩子從小到大都受到一系列女性教育,哪還會有陽剛之氣?能不“陰盛陽衰”嗎?
缺少男性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有個男孩膽子特別小,上課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即使回答聲音也像蚊子似的,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老師調查后發現,原來在家里孩子總是跟著母親,母親膽子很小,總怕孩子碰傷,因此對孩子“包著抱著”,孩子也就變得內向、膽小。針對這一情況,老師建議讓父親多和孩子接觸,在家里以父親的教育為主。于是父親便常常帶著孩子一起爬山、劃船,他那不畏艱險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懷陶冶了孩子的性格。結果,孩子膽子越來越大,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
因此,主張家庭教育中必須強化男性的教育。男女之間的性格有所不同,從總體上來說,母親比較溫柔,父親則具有陽剛之氣。母親的溫柔、細致、耐心、體貼和父親的豁達胸懷、豪爽性格在教育孩子上必須做到陰陽平衡。要改變男性教育不足,女性教育過剩這種狀況,必須加強男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