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接納,便是接納孩子的獨一無二。
我們大家都熟知蘋果和向日葵吧?這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卻沒有優劣之分,對嗎?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有的天生就是蘋果,有的天生就是向日葵。我們不可能把蘋果變成向日葵,也不可能吧向日葵變成蘋果。如果這樣的話,便是違背了自然違背了科學的。孩子的智能天生不同,有的孩子數學方面天分極高,有的孩子音樂方面是天才,我們如果非要把一個音樂方面的天才培養成數學天才,那對這個孩子是極大的傷害。
還有,孩子雖然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我們把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的話,那對孩子們也是不公平的。那是我們家長和老師的尺子有問題了。所以,我們要接納并尊重孩子的獨一無二,允許孩子成長為他自己的樣子,而不是時常跟別的孩子比較,企圖讓我們的孩子長成別人家孩子的樣子。
第三點,我們要接納孩子這個人,而不是接納他的表現。如此的話,便是有條件的愛了。孩子考了80分是他,考了100分也是他,作為家長是否都能接納。
二、營造和諧的親子關系,要不失時機地贊賞孩子
要看到孩子的收獲和成長,而不是只盯著孩子的成績。初中的孩子,我們仔細審視一下他們,會發現他們懂得的那么多,比我們能干多了。我想初一上完以后,就算這個孩子數學只考了80分,那么你試著問一問,這個孩子的分解公因式、合并同類項等等問題肯定都掌握了。那么我們能看到這一點嗎?語文,我們仔細翻翻他們的作文,就會看到孩子比小學時候寫得不僅語言豐富多了,而且思想也深刻多了。那么我們能看到這些嗎?(難道我們那時候玩性不大嗎 ? 我記得我們那時候走讀,在別的村里上學,夏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捉一路的蟬兒,回到家的時候天都黑了。)還是我們就看到孩子拿回來的卷子右上角的那個數字。如果我們更多的看到孩子在一個學期里所作出的努力,以及他所取得這些收獲,那么我們就會對孩子充滿了欣賞的。
而當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我們的孩子的時候,孩子便哪里都是優點。如果我們看孩子滿身都是優點的話,就去多多夸贊他,夸多了,孩子心里每天都美滋滋的。如和讓孩子心里感覺美滋滋的呢?我家的做法便是多看到孩子做到的正確的事情,狠狠的夸。如果你心里在罵孩子,表面上卻在夸孩子,孩子是能感覺得到的。這種感覺很難受。如果女兒某天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我會說:寶貝,你今天真漂亮,女兒會了點了點頭。那一天她也許會因為我這一句話學習效率高很多。如果女兒某天數學只用了40分鐘寫完了,我會夸她,寶貝,你今天比昨天快了20分鐘。因為女兒的數學一直很差,總是用很長的時間去寫。女兒會因為我的這一個肯定,第二天努力做快一點。張老師,享樂思想并沒有不好的,對不對?誰不想過好日子呢。肯定他的這個想法就對了,關鍵是要讓孩子明白,享樂不是坐享的。凡事都會有正反兩個方面的,我們不妨看那個事情的正面,對孩子正強化。剛才那位媽媽說孩子玩游戲,我們看到孩子玩的那個游戲的級別比較高,看到孩子玩游戲時的反應速度之快了嗎?那么要如何做的,不去糾正孩子的錯誤,而是讓孩子多做正確的事情,正確的事情做多了,他便會錯誤越來越少。把缺少的東西補上,那些我們不要的東西便會越來越少。這便是所謂的正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