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主要是因為對自己的不肯定、不信任,因此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至關重要。培養自信心并非只是一句空話,培養自信心也是有辦法可循的,隨尋醫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培養自信心的8個方法吧!
1、父母樹立自信的好榜樣
小孩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他不僅能模仿身邊成人的語言、表情,而且也會模仿成人的心理感受,所以,與寶寶密切相處的成人的自信與自卑心態也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感受到,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因此,父母應該要為孩子樹立一個自信、大方、得體的榜樣。
2、儲蓄成功法
科學研究表明,當人重新憶起往日成功的動作模式時,人又可重新獲得那種成功的喜悅,從而消除自卑,充滿信心。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時,為了能讓他生活在成功的體驗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積少成多,每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看看,經常重溫成功的心情,這樣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難。
3、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
生活中,經常會發現當好多孩子在一起交談時,有的孩子講得津津有味、繪聲繪色,有的孩子卻只在一旁聽著,一言不發。孩子之間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差別呢?這主要是孩子的知識面不同,有的孩子見多識廣,有的孩子見識短淺,相比之下,那些知道得很少的孩子就容易產生自卑。因此,父母應有意識地幫助孩子豐富知識,開闊孩子的眼界,提高孩子的能力。
4、改變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備服飾保守,說話吞吞吐吐,走路畏縮等特點。從改變服飾、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入手,便是改變他們的心態,克服自卑心理的一條捷徑。據國外最近的實驗顯示,人在舉重的時候如果大聲喊叫,就能多使出15%的力量,舉起更重的杠鈴。
實驗同時還證實,昂首闊步的舉止以及整潔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因此,專家認為,家長對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應特別注意教育他們改變自己的形象:穿整潔大方的服裝,講話爽快,走路昂首闊步等等。
5、語言鼓勵和暗示
積極的語言能使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改變消極的心態,因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用“你聰明!”“你一定行!”之類的積極語言為孩子打氣,或是在此基礎上,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擬定一句鼓舞斗志的話,每天上學之前都念上幾遍,在語言暗示后再滿懷信心地去上學。
6、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參加集體活動
結交朋友是孩子開始融入社會的一種表現,家長一開始可以多點帶孩子在小區轉轉,看到熟識的人時,要教寶寶主動跟人打招呼,看到小區有其他小朋友在玩耍時,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主動加入,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把熟悉的小朋友帶回自己家里或者到熟悉孩子家里玩樂。上學后,要鼓勵孩子多點主動去交朋友,多參加有益的集體活動。這些都提醒父母,孩子的世界是很精彩的,在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鼓勵孩子學會認識各種事物和各種事情,讓孩子在內心的成長的同時適應外界的境況。
7、放手孩子,讓孩子鍛煉
兒童的自卑與動手能力,交際能力差很有關系。家長不要從小事事包辦,一切替孩子做好。尤其是隔代撫養中,孩子容易被祖輩溺愛。不要嫌孩子手腳不靈活,動作慢。因為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還不夠好,從不熟練到熟練,是必經的過程。該讓孩子做的要放手讓他做,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這當中要多鼓勵多賞識,幫助孩子體驗一次次成功。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要從小多帶孩子走出家庭小圈子,參加集體活動,在社會交往中培養樂觀自信、大方活潑的好品格。這樣才不會使他的各方面能力落后于同年齡人,臉上才能寫滿自信,與自卑絕緣。
8、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 減少壓力
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不能苛求孩子。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應該與孩子實際的能力和水平相適應。孩子取得成績,家長應及時表揚、鼓勵,使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對于平時學習成績差、考試總不及格的孩子,家長應以關心和安慰的態度幫助孩子分析錯誤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給孩子以耐心的指導,一步步地提高孩子的成績,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逐漸樹立自信心。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和一生的發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并不容易,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一個長期過程,家長們一定要長期堅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