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特別的聽話,二期非常的有禮貌,但是有些孩子情況則大不相同了,說臟話,愛打架,一點也沒有禮貌,這讓家長們也非常的惱頭。那么如果孩子出現了沒有禮貌的情況,那么我們該如何糾正呢?
宣泄情緒 引起注意
人的是非觀不是生而有之,是后天教育引導的結果。幼兒并不能清楚地分辨出行為的好壞,他們作出無禮行為的原因通常有兩種:一是宣泄情緒,二是引起注意。成人先加以理解,才能有針對性地施教。
孩子不懂禮貌的行為不是天生的。當寶寶第一次用光腳丫踩在爸爸臉上或對奶奶發脾氣時,家長是否及時給予了制止?或者成人覺得寶寶用光腳丫踩在爸爸臉上是一件很可愛的事情,是否在成人的默許中反而強化了孩子的這種不禮貌行為?3~6歲是兒童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關系到孩子長大以后的性格、行為習慣的養成,對于孩子這些無意識的不禮貌行為要加以正確引導。
4招對付無禮寶寶
年輕的爸爸媽媽如何應對寶寶的不禮貌,幼教專家列出以下幾點具體做法:
1.隔離冷靜情緒過激的寶寶
面對正在生氣口不擇言的寶寶,家長可以讓他先單獨冷靜一下,等到情緒穩定后再與孩子進行交流,讓他了解自己剛才的行為是不禮貌的,會讓對方感覺不舒服。爸爸媽媽切不可自己先發一頓脾氣,最后不了了之,讓孩子不清楚自己錯在哪兒,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