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捏鼻子灌藥
孩子生病了卻不愿意吃藥,怎么辦?捏著鼻子灌吧。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可能都有過被灌藥的經歷,現在面對自己的孩子,也用這招吧。且慢,捏鼻子時孩子會掙扎哭吵,這樣可能導致鼻腔分泌物或藥水通過孩子短直的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其實捏著鼻子喝藥除了聞不到苦藥味外,并不能影響味蕾。另外,孩子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較嬌嫩,捏鼻子喂藥時,家長的力度如果沒控制好,還會導致鼻黏膜和血管損傷。
6.拍打寶寶的臉
和孩子逗著玩時,拍拍他的臉當然可以,但注意要避開耳朵。有時孩子調皮任性,性急的家長會打孩子的臉,這樣的行為一定要避免。打臉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還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打臉時如果打到了耳朵,孩子的耳膜在大力沖擊下可能受到損傷,出現穿孔。如果損傷到耳膜而家長沒有發覺,穿孔的鼓膜會使中耳與外界相通,除了對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外,還會失去保護作用,外界的細菌、污水、異物都會經穿孔進入中耳,引起感染、流膿,情況嚴重又不及時治療的話,還會引發腦膜炎等其他疾病。
7.讓小寶寶平躺著喝奶
新媽媽在給小寶寶喂奶時,如果不注意姿勢和體位,也可能會給小寶寶的耳朵帶來意外的傷害。比如說讓寶寶平躺著喝奶,寶寶的身體處于水平位,很容易引起嗆咳,此時奶汁便可能通過咽鼓管流入中耳。
小寶寶的咽鼓管長度較短而寬度較大,更加接近水平位置,奶水很容易經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癥。
以上內容介紹的就是生活中容易傷害寶寶耳朵的一些行為,作為家長朋友們,你們都了解了嗎?寶寶的健康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十重要的,所以平時我們得養成教育寶寶的好習慣,以免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