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支氣管炎
小兒支氣管炎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喘憋為主,多發生在2.5歲以下的小兒,80%在1歲以內,多數是6個月以下。當寶寶出現感冒、嗓子疼、流感時,引起這些癥狀的病原體(病毒或細菌等)可能會擴散到支氣管。一旦這些病原體進入支氣管,呼吸道就會腫脹發炎,有些地方還可能充塞粘液。小兒支氣管炎會影響寶寶健康,家長們需要及時診治、細心護理。
預防與護理
1、保證寶寶充足的休息,寶寶年齡越小,需要的休息時間也就越長。
2、調節寶寶飲食,刺激性食物會加重寶寶氣管炎癥狀,寶寶飲食多以清淡的食物為主。
3、媽媽們需要保持室內環境的安靜、空氣的清新。經常打開門窗,增強室內空氣的流動;保持室內一定濕度、溫度,居室內不能過濕或過于干燥;要經常為室內進行消毒,嚴防室內污染,嚴禁在室內吸煙。
就醫指征
如果發現寶寶出現易疲倦癥狀,體溫發熱過高,出現持續性咳嗽,喘憋現象明顯等情況時,應及時送到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5、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寶寶,發病初期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發燒情況可能持續4-5日。手掌、腳掌,有時臀部,亦會出現無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內會有疼痛的潰瘍,導致吞咽困難,因而食欲減退。這些水及皮疹通常會在7至10日內消退。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通過唾液,皰疹液、毛巾、水杯、牙刷、玩具等多種途徑接觸后經口感染。
預防與護理
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家長接觸寶寶前、替寶寶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寶寶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消毒。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寶寶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患病的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護理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6、可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涂于口腔糜爛部位,或涂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2、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7、剪短寶寶的手指甲,防止寶寶抓破皮疹。
就醫指征
1、當寶寶出現發熱、咽部疼痛、手腳掌或臀部、膝蓋部皮疹等手足口病癥狀,懷疑手足口病時,應當帶孩子到醫院確診斷。
2、如寶寶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面色不好,尤其發生頭痛、嘔吐頻繁,呼吸困難、憋氣,意識模糊、驚厥等癥時,需要立即就醫。
以上就是嬰幼兒寶寶在秋季最容易感染的疾病,家長們一定要多觀察。另外,肺炎也是秋季最典型的疾病之一,一旦出現發熱、咳嗽有痰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