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已是人們談論已久的話題,,然而自減負被呼吁以來,人們較為注重的是課業減負,忽略了減負的另一個重要方向,心理減負。較課業減負,心理減負顯得更為勢在必行。
首先,什么是心理減負呢?
心理減負的主要解決問題在于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自身的學習目的,明白自己為什么學習,怎樣學習,學習對未來的自己有哪些作用等等。只有對學習有正確認識才能為正確學習方法的養成起到促進作用。
其次,心理負擔一般的形成過程是怎樣的呢?
1, 家長的過高期望。
有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進入年級前幾名,但是相對于孩子的實力來說還是相當有壓力的,因此,造成孩子心理壓力過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家長,所以,家長是減輕孩子心理負擔的一個關鍵因素。
2,孩子的不正確認識。
孩子對學習的不正確認識會加重自身對學習成績的期待,在追求高成績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增加自身的壓力,成績與期望擁有差距時也會增加其壓力,因此,提高孩子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再次,學校應該通過哪些途徑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呢?
1, 減輕對學生成績的重視度。
考試對于學生來講是造成心理壓力的直接原因,將少考試次數,減輕考試壓力是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2, 開展心理咨詢。,
當學生心理壓力的時候,心理咨詢顯得尤為重要。是解決已形成問題的重要方法。
3, 上課輔導。
上課輔導,讓孩子們對教育和學習產生正確的認識,也可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增強學生在生活中的積極樂觀向上的一面,頗為有效。
教育重要,學習重要,但祖國的未來一代的心理更為重要,因此,學生減負,不僅要做到課業減負,還要做到心理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