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腦并不好“騙”。
總體來說,質地稠潤的化妝水、乳液更容易給人保濕效果好、滋潤度高的初級印象,一旦太稠,則會向大腦發出不快的信號,有組非常有趣的實驗:同樣保濕成分的化妝水A與B,B中添加增稠劑制造粘膩感,通過測試腦波、心跳等數據發現,使用B時的不快感要明顯高于A。有些為了顯得“濃郁”而加入太多增稠物質的保養品,剛開始使用時也許會感覺夠保濕滋潤,但隨著使用次數增多,大腦已經吸收和識別到這種“假性”保濕信息,慢慢產生抗拒感,從而發生停止使用和不再重復購買的行為。
6、“高級感”并非虛幻的概念。
讓保養品顯得高檔的元素很多,在質地上的共通之處就是:舉重若輕。如同高檔車看上去很有質感,開起來卻絲毫不費力。優質的護膚品也一樣,看起來似乎滋潤厚重,涂抹時卻順滑易推,有瞬間融入皮膚的感覺,卻有持續保濕滋潤的效果。有時候超越常識的感覺和體驗是最讓人心動、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
7、質地有時比活性成分更快造成“見效”感。
諸如“清涼”會給人“吸收快”、“舒緩補水”等即刻印象,這時往往相關的活性成分可能還未發揮作用;“溫熱”則會讓人覺得“促進循環”、“滋潤持久”甚至略有油膩。許多人追求的“質地清爽”,實際上很可能是因為保養品中加入了少許清涼成分,不過,“涼潤”的舒適感與刺痛感僅一線之隔,以此展開的心理學實驗發現,將清涼感分為“1-5”五個程度,能帶來舒適愉悅感的區域為2和3之間,一旦清涼度超過3以上,就開始伴隨刺痛感的產生。
8、面膜是所有護膚品中,觸感發揮最明顯的單品。
實驗發現,在敷面膜時,即使只是含有普通化妝水的紙膜,因為與皮膚大面積的接觸并貼合,所以對自律神經有調節作用,帶來明顯放松和舒緩的感覺,并且這種改善還持續到面膜使用之后,而面膜上大量的精華液,也會帶來“密集滋養”的感覺。不過,皮膚跟身體一樣,一口氣吃不成胖子,面膜在皮膚表面形成密閉環境,快速給角質層補水,顯著增加含水量,用后膚質看起來好很多,摸起來也更有彈性。經過一夜,過多的水分還是會蒸發,皮膚中雖然留有面膜給予的養分,但看起來和先前沒有太大區別。過于迷戀面膜帶來的觸感而不斷敷面膜,反倒可能引起刺激。因此,想要好的保養效果,還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適度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