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賓菜里的芙蓉魚片,借用了淮揚菜里的芙蓉概念,冰清玉潔,加上整魚的造型,硬是把一道普通魚肴提升到“清風(fēng)朗月”的文人境界,涅槃而生。
芙蓉魚片如今也成了國賓菜。端上來的時候,賣相一流:一條完整的魚,有頭有 尾,行家從這一頭一尾看得出那是一條瓜子斑。魚身上灑滿了紅椒絲、黃姜絲和青蔥絲,魚頭側(cè)畔還擺了一朵紫荊花,整款菜是清蒸的樣式。撥開椒絲姜絲蔥絲,魚 身便露出來了,雪白雪白的,皮及魚骨魚刺已經(jīng)全部拆除,魚肉切成鱗片狀,片片整齊地豎起。讓人意外的是,雪白的魚肉在沒有魚皮的包裹和骨架骨刺的支撐下, 還能回復(fù)一條魚的形態(tài),用筷子輕輕一夾,便夾起一塊魚肉來,并不株連兩側(cè)。碟底有一層象牙色的凝固的軟膜,像隆冬的雪地,純潔無瑕,原來那是蒸水蛋,能得 這種顏色,一定也是剔除了蛋黃的黃色,只留下蛋清而獲得的,“脫黃”的結(jié)果是給人一種超脫出塵的感覺。
什么是芙蓉?師傅說,雞蛋就叫芙蓉。
這 樣一道芙蓉瓜子斑之所以能成為國賓菜,不僅是因為瓜子斑肉質(zhì)纖維幼細(xì),結(jié)實而嫩滑,魚味濃厚,有雪花般的顏色。更重要的是,瓜子斑這種魚,容易剔除骨頭骨 刺。在外交場合,所有的葷菜都不宜帶有骨頭,即便有骨也是軟骨,易嚼碎能吞食的。國賓在餐桌上吃什么,形式一定大于內(nèi)容,彼時大家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眼 睛和耳朵上,嘴巴的動作不能太大,嘴巴要閉合著吃,就像《花樣年華》里的張曼玉,要把菜肴放入口腔深處,用大牙嚼食,萬勿使用門牙,門牙是展示用的,要做 到吃完一頓飯,唇彩依舊。如果要邊吃邊嚼骨頭或挑骨刺,手口并用,麻煩多多,不僅有失外交禮儀,萬一有個把人不小心被骨刺鯁著了,便演變成一樁外交事故。 所以吃魚要吃無骨魚,吃肉要吃拆骨肉。
師傅告訴我們,除了瓜子斑,其他魚類,只要不是鯽魚、鯪魚這種骨絲綿密如麻的種類,都可以做成芙蓉魚片。
順 德菜里也有芙蓉魚片,但它的顏色不是一片雪白,而是金黃。實質(zhì)上,順德的芙蓉魚片是蛋包魚:把生魚肉橫切薄片,用鹽和雞蛋液拌勻,拍上濕生粉,放熱油里拉 熟,再裹上打成蛋泡糊狀的蛋液,煎至兩面金黃色,勾上薄芡,上碟堆成山的形狀。它是一道香口菜,食客要的就是鮮香嫩滑的口感。但是,這樣的造型夠不上國宴 的規(guī)格。
淮揚菜里也有芙蓉魚片,它只是林林種種的芙蓉菜肴中的一種。淮揚人對芙蓉的理解與順德人略有不同。何謂芙蓉?芙蓉即是荷 花,帶有嬌艷純潔、出污泥而不染的女性特質(zhì)。江浙一帶連男人都帶著柔軟的女兒腔,何況菜呢。他們真把芙蓉當(dāng)作出水的荷花,在視覺上要冰清玉潔。淮揚菜里的 芙蓉魚片也是不見整魚,只取蛋清打成蛋泡糊,和上魚茸,再用蛋清攪拌成濃稠的蛋液,倒入魚茸里,入鍋泡至三成熟便離火,用手勺把裹上蛋漿的魚茸剜成柳葉 形,再開慢火,讓溫油把魚茸泡成白色,勾芡即成。由于控制了油溫,魚茸的色澤是雪白的,肉質(zhì)細(xì)嫩,介于清蒸與香煎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