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戀——閃婚——閃離”,網絡時代下的“E閃族”儼然成了新技術沖擊婚姻的標本。80后的婚姻為何不堪網絡一擊?“不要輕易地把責任都歸咎于游戲或者網絡,幸福的婚姻要靠自己努力。”前天晚上,讀者孫小姐給本報發來的郵件,表示不同意將“網戀”一律抹殺的觀點,因她自己與丈夫就是因“網”而聚,結婚兩年感情依舊甜蜜如初。
交友網站上覓到如意郎君
我曾經一度對愛情很絕望,大學畢業那年和相戀幾載的戀人分手了,很長時間都放不下這段感情。從北京回到上海之后,我找到了一份外企人事的工作,公司小,人也不多,為數不多的男同事都是已婚人士,交友圈反而比大學時代更狹窄,感情上一直一片空白。
年初,在朋友的慫恿下,我在一個很知名的婚戀交友網站上注冊了ID,其實最初我是沖著網站中有趣的愛情測試去的,那個測試號稱能詳細分析你的性格,幫你推算“適合你的另一半”的性格。這個網站要求注冊者詳細填寫自己的個人情況、興趣愛好、對愛情和婚姻的理解與憧憬等等,并且會按照測試類型為你尋找匹配的另一半,很有玩游戲的感覺。有些意外的是,我的個人空間吸引了不少駐足留言的人,天南海北、各種類型都有,挑選了一些比較符合我要求的人之后,我通過MSN和他們進一步交流。
我現在的丈夫就是這樣走進我的生活的,當時他還在澳洲讀研,學的是經濟,一心想回國從事風險投資的工作,很開朗,也很有上進心。我們彼此一聊如故,發現大家有很多共同的興趣愛好。
幾個月后,他從澳洲飛回來看我,在機場見面的一剎那,我就知道他就是我一直在尋覓的那個人,戀愛順理成章,很快他又回到澳洲繼續學業,我們開始努力經營著異地戀情,雖然辛苦,但是感情也經過了時間和距離的考驗。他回國工作,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結婚,沒有大費周折,我和他在親朋好友的祝福聲中邁進了婚姻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