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與鞋的幫助是分不開的。但是,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日一項數據顯示,成年人的腳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其中64%源于穿鞋不當。如此驚人的數字告訴我們,本應充當雙腳“保護神”的鞋,有時卻扮演著破壞者的角色。
市面上不少鞋穿起來磨腳、鞋膛過窄、鞋底過硬,這種鞋不是幫助人行走,更像給人的雙腳套上了枷鎖。現在很多女鞋設計得很瘦很高,是為了穿上看起來秀氣,但這是對腳最大的傷害。年輕人的修復能力強,穿一天這樣的鞋,腳一晚上能恢復過來。可中老年人就不行了,有人的腳甚至一次擠壓后就會永久地疼下去。穿錯鞋子,真的讓人傷不起。
教你15招挑選合適的鞋子
第一招
最好在下午三點至六點左右選鞋,因為腳部在此時會略微膨脹,如果這時所選的尺碼不覺得小,一天中其他時間穿著也沒問題。站著試穿,因為站立時腳部會比坐著時略微大一點。試穿時不能只穿進去對著鏡子看一下就買,一定要來回走幾步,細心感覺鞋的穩定性與大小是否合適。
第二招
試鞋時自備干凈的絲襪,便于試鞋時的穿脫(尤其是踝部略緊非常包腿的靴子),避免試過的鞋子里出現汗漬污漬的尷尬。
第三招
大概有2/3的人兩只腳不一樣大,記住哪只長哪只短,試鞋時兩只腳都要試穿。按照稍微大一點的那只腳選鞋。不能單純根據鞋號去選鞋或托人代買,一定要親自試穿,因為往楦頭、款式或品牌型號標準的不同,鞋的具體大小也會有差異。
第四招
腳隨著季節不同也會有熱脹冷縮,所以在冬天買夏天的打折鞋時,你試穿合適的尺碼跟夏天比可能稍微小一點。
第五招
理想的尺碼至少是:十個腳趾可以在鞋里自由地活動,有舒服的襯墊和適度的內部空間;鞋底面與腳部凹陷處的弧度十分合腳,踝骨與腳尖觸不到鞋;前腳要有一定的活動余地,如果用腳尖頂住鞋頭時腳后跟與鞋后幫之間還能伸進一個手指的距離,這個尺碼剛好合適;腳后跟部的鞋底上表面要很好地貼住腳后跟,走路的時候不能滑來滑去;自己從上往下看腳弓部與鞋子的中央弧度是否吻合,確認腳圍的松緊是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