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走路時莫講話
一邊走路一邊講話,是古人養生所忌諱的,認為“行語令人失氣”!渡袝分幸舱f“行走勿語,傷氣”。因為說話和走路都需要以“氣”為動力,既言且行,則加重對“氣”的消耗。
邊逛街邊聊天不是健康好習慣
女人逛街,都喜歡結伴挽著胳膊一邊走一邊聊天,有時因街上喧嘩,還扯著嗓子歡歌笑語。這是中醫很不提倡的,快走時高聲說話,會給外邪可乘之機,而且耗氣后人會感到很疲倦,使您沒怎么逛街就開始累了。
③臥后莫講話
年輕的女性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喜歡晚上睡覺之前煲電話粥。肺主一身之氣,這樣長時間耗氣很容易傷肺氣。肺屬金,肺氣虛,心火必會旺盛(火克金)。心藏神,心火飄著,神收斂不住,人就容易失眠,這在現代醫學里叫做神經興奮;同時還會影響心主血的功能。并且女體屬陰,主靜,到晚上不應過于活躍,應該好好休息。
中醫不推薦睡前躺在床上聊天
特別是有的人偏偏喜歡臥躺下后長聊,這就更不應該了。孫思邈說:“五臟如鐘磬,不懸則不可發聲。”中醫認為五臟通于五音,人只有站立時,聲音才能像鐘磬一樣洪壯有力。大家都有體會,我們接電話時雖看不見對方,但一聽聲音軟弱無力,就知道對方還在臥床,原因即在此。
如果經常躺臥講話,會有損于五臟之氣。因此大家記住,只要臥身躺下了,就不要再講話。否則容易失眠,且有損健康。
④如廁時莫講話
中醫養生很忌諱上廁所時講話,容易傷腎氣和肺氣。肺與大腸相表里,大便的排出,需要肺氣來推動。如果一邊如廁一邊講電話或聊天,肺氣就會耗散。腎主水液,小便排出靠腎氣推動。一般小便無力是腎氣虛,夜尿頻多也是腎虛,屬于腎氣不固,膀胱失約。一邊小便一邊說話則會損耗腎氣,使腎虛的人更虛。但是很多人,特別是女性,都有上廁所聊天、打電話的習慣。
古人不僅意識到如廁講話傷腎氣,還教給人們如何利用上廁所固腎氣的方法,就是在大小便時,一定要咬牙,這樣能固攝腎氣。因為齒為骨之余,牙齒是腎的外現。但不是咬著牙齒不放,而是“腎齒兩枚如咬”,就像有兩個棗核在兩個后槽牙之間,輕微咬著。“咬牙”是一個吸氣、氣往里收的狀態,您會感覺到氣在往身體里下沉,這樣就不會開泄,可以補腎氣,同時也可健齒。因此,腎虛血虧的女性,要改掉上廁所聊天的習慣。
關于“少說話”,中醫還有很多說法,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不要在外面“高談闊論”,即不可“觸冷而開口大語”,也是在通過少說來養腎氣。女人天生就要養血,養血就要養氣,而這些都需要細化到生活的點滴。女人只要細心,懂得愛護自己,這樣的生命就是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