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專家建議從幾個方向測試產品,保障自身安全:
1.先了解手中的防曬乳是物理性、化學性,或是兩者混合,化學防曬劑比例越高,防滲入的有效性越重要。
2.在臉上試搽一點防曬乳,若感覺刺痛,就代表成分滲入皮膚,如果使用的是化學防曬劑,表示廠商沒考慮到防滲入安全問題,應直接從購買清單中刪除。
3.將防曬乳搽在手上,等待15分鐘,確定附著于皮膚后,用噴槍輕噴,如果呈現圓形水珠,表示防曬乳已形成防護膜,能達到防滲入、抗汗作用;但如果噴水后呈白濁狀,甚至隨水流走,表示無法防流失,化學成分也都滲進皮膚了,這種防曬乳最好少碰為妙。
那么防曬產品是不是需要經常補充?在防曬流失的情況下,的確每1~2小時就應補搽,但如果一直待在室內,沒有大量流汗、戲水、不斷擦拭的情況,就不須時時補搽防曬,以免越搽越厚重,就算是清爽的配方,也會在臉上形成一層又一層防護膜,悶得皮膚透不了氣,反而成為沉重的負擔。
TIPS-涂防曬,有技巧
防曬不是力氣活,涂抹防曬霜,我們給你以下幾點小建議:
出門前15至20分鐘擦上防曬品。如果你的防曬品不防水而你容易出汗,最好能2-3小時補擦一次。
使用防曬品就不要發揚節儉的傳統美德了,擦足夠量(臉部用量至少為1枚1元硬幣大小)的防曬霜才能達到防曬的效果。
全身的皮膚都應該照顧到,不要忘記腿、腳、眼睛、耳朵等部位的防曬。眼睛周圍的皮膚比較敏感脆弱,戴上帽子、墨鏡之余,最好還使用一些眼部專用防曬產品。
夏季上午10點到下午2點或3點間UVB最為強烈,UVA強度更是全天都很強,除了注意涂抹高防護系數的防曬霜,應該盡量避免在這個時段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