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悲痛之余我們更要做好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地震之后由于環境衛生等因素很容易引發傳染性疾病。這些傳染性疾病中尤其有幾樣是殺傷力巨大應該重點防范的。
在地震過后,幸存者們短時間內失去起碼的衛生生活條件,停水斷電,缺衣少藥,同時隨著天氣慢慢轉熱,氣溫逐步上升,人畜尸體很快腐爛,精神上受到打擊,正常生活規律被打亂,機體抵抗力下降。所以歷史上有“大震之后必有大疫”的說法。
疾病防疫專家、廣州軍區總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朱會英介紹,一般這個時候災區容易出現的疾病有消化道疾病,尤其是災民們精神上受到各種程度的打擊,正常生活規律被打亂,抵抗力下降的時候,更要做好預防工作。
地震災難里面傳染病有幾個是殺傷力比較大:傷寒、霍亂、鼠疫、破傷風等。
破傷風、氣性壞疽
破傷風是由于破傷風桿菌自傷口侵入身體后引起的一種特異性感染,其死亡率為20%-40%左右。破傷風桿菌主要存在于泥土、人和動物的糞便里,是一種厭氧菌,如果傷口很淺,血運豐富的地方不易感染,若傷口較深,污染較嚴重,發生破傷風的可能就會大大增加。癥狀主要為抽搐,患者常常會牙關緊咬、身體不由自主地往后仰,嚴重的患者還會引起呼吸的麻痹,導致死亡。除了疫苗,正確及時處理傷口也可盡量避免發病。
和破傷風一樣,氣性壞疽疾病也是因厭氧菌而起,預防重點也是正確及時處理傷口。該病傳染較快,病原深藏在土壤里,臨床發展惡化極快,死亡率高,重癥12小時就會死亡,可通過傷口、手術室等感染。
腸道傳染疾病
腸道傳染病是以糞到口傳播途徑為主的一類急性傳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傷寒、霍亂及感染性腹瀉等疾病。地震破壞廁所、糞坑、牲畜棚舍,促使環境衛生惡化,飲用水源受到嚴重污染,極易造成腸道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因此,目前凡是進出災區的人都要經過好幾道嚴格消毒程序。
1.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它可引起流行、爆發和大流行。臨床特征為劇烈腹瀉、嘔吐、水電解質紊亂和周圍循環衰竭,嚴重休克者可并發急性腎功能衰竭。由于霍亂流行迅速,且在流行期間發病率及死亡率均高。積極預防是關鍵,管理好水源、飲食,處理好糞便,消滅蒼蠅,在災區有限的條件下盡量保持衛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