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你還認為只有老年人才會得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嗎?事實上防治心血管疾病存在著十大常見的誤區,那么到底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都有哪些需要警惕的誤區呢?
誤區一:只有老人才得冠心病和高血壓
有些年輕人認為,冠心病和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不然。就高血壓而言,我國6―18歲的中小學生中,發病率就已達到8%。所以,對于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年輕人來說,特別是30歲以后,應定期測量血壓,以便及早發現、治療。生活中應注意糾正誘發血壓增高的不良習慣,如飲酒、口味過咸等。冠心病是心臟血管的動脈硬化,這個過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時期就已經開始,而只有血管狹窄到一定程度,或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時才會有明顯癥狀。受飲食、習慣及環境等影響,目前我國的冠心病發病年齡明顯提前,很多年輕人出現冠心病、心肌梗死,甚至因此而死亡。
誤區二:運動量越大越好
現代人特別是上班族,工作生活緊張,沒時間鍛煉,或是偶爾有時間便猛練一番。殊不知,由于長期工作緊張,體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一旦激烈運動,超出身體承受能力,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適當的運動應該是有點喘、微微流汗、講話不累。
誤區三:能不吃藥就不吃
很多患者犯心絞痛時,總是忍著不吃藥,以為經常吃藥有了耐藥性,以后就無效了。其實,心絞痛的急救用藥,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長期服且使用過于頻繁時,才可能產生耐藥性;間斷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不會形成耐藥性。另外,心絞痛發作時,及早服藥治療,可以迅速緩解病情,減輕心肌損傷,降低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