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并發癥、高致殘率的特征,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不少病人對高血壓的治療有著不正確的看法和做法,從而影響了治療效果。那么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高血壓治療誤區有哪些呢?
一是以自我感覺來估計血壓的高低。這樣做往往不準確,特別是長期患高血壓者,由于對高血壓產生了“適應”性,所以即使血壓明顯升高,也無任何不適。如僅以自我感覺來決定是否服藥,那樣貽害無窮。正確的做法是,患者應主動定期測量血壓,每周至少測量血壓1次。
二是血壓一正常,就馬上停藥。這種不正確的服藥方法,導致了血壓出現升高—降低—升高的不穩定情況。這樣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而且由于血壓出現較大幅度的起伏,將會引起心、腦、腎發生嚴重的并發癥,如腦溢血等。正確的方法是,服藥后出現血壓下降,可采用維持量繼續服藥,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將藥物進行調整,可以增減藥物品種或服藥劑量,而不應斷然停藥。
三是“盲目治療”。有的患者長時間一味服藥而不定期到醫院檢查,這樣易產生藥物副作用或耐藥性。不同的病人需根據其病程、年齡、個體差異、臟器功能等情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當的藥和適當的藥量。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