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早期癥狀 消滅結直腸癌于萌芽狀態
在直腸癌患者中,大多數患者剛開始都因痔瘡來醫院進行治療才被發現,還有少數的患者因為貧血去了血液科,其實也是結直腸癌的早期患者。
“人們對于結直腸癌的早期特征了解不夠,因此許多治療都被耽誤了。”據專家介紹,結直腸癌的早期癥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便血:便血是結直腸癌最常見的癥狀,多為紅色或暗紅色,混有糞便、粘液血便或膿血便;
大便習慣改變:腫塊及其產生的分泌物刺激腸 道,造成便意頻繁,且有里急后重等癥狀,排出物多是粘液膿血狀物;
腸道狹窄及梗阻:腫瘤繞腸壁生長,造成腸腔狹窄,極易引起便條形狀的改變和腸梗阻;
肛門疼痛及大便失禁:直腸下段癌如浸潤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門括約肌則可引起肛門失禁,腫瘤感染或轉移可引起腹股溝部淋巴結增大。貧血與消瘦:病人會出現慢性消耗性癥狀,如貧血、消瘦、乏力及發熱等。
早篩早診 診療規范帶來高生存幾率高品質生活
結直腸癌的早期癥狀和很多其他疾病相似,導致80%的結直腸癌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對此,專家指出:“目前世界上公認只有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頸癌和前列腺癌等幾種癌癥可在無癥狀情況下,可通過常規健康體檢早期發現。”
80%的結直腸癌都是由大腸息肉演變而來,而在接受腸鏡的人群中,發現大腸息肉等癌前病變的比例很高。患者若能早期發現,在息肉階段進行手術摘除,往往可以避免癌變的可能,不僅創傷小、痛苦輕,且治愈率高。但因為結腸直鏡的侵入性檢查的不適性,篩查對象往往依從性差。專家同時提醒:“對結直腸癌的篩查,要注意定期規范化檢查;市民在決定做防癌體檢前,應對醫生說明健康史、家族腫瘤病史及近期有無不適或可疑癥狀等。經過規范診療,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幾率及生活質量都會得到極大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