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是特別嚴重的腎衰竭,這個時候患者的腎功能已經很衰竭了,而且尿毒癥還很有可能對身體的其他器官造成損害,那么尿毒癥的危害到底都有哪些呢?
1、消化系統
體內堆積的尿素排入消化道,在腸內經細菌尿素酶的作用形成氨,可刺激胃腸粘膜引起纖維素性炎癥,甚至形成潰瘍和出血。病變范圍廣,從口腔、食管直至直腸都可受累。以尿毒性食管炎、胃炎和結腸炎較為常見。病人常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
2、骨骼系統,尿素癥時常有低血鈣
長期尿毒癥時血鈣減少可引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因而引起骨組織普遍脫鈣,稱為腎性骨營養不良,其形態與骨軟化和囊狀纖維性骨炎相似。臨床上使用1,25-二羥膽鈣化醇及其類似藥物治療這些與腎疾病有關的鈣代謝障礙效果很好。
3、造血系統
主要改變為貧血和出血。尿毒癥病人常有出血傾向,表現為牙齦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等。
4、神經系統
腦組織中大量尿素沉積,滲透壓增高,可引起腦水腫,有時有點狀出血和小軟化灶。毒性物質并可損傷神細胞引起神經細胞變性,血管通透性增高加重腦水腫。尿毒癥晚期病人可出現昏睡、抽搐、木僵、昏迷等癥狀。
5、心肺病變
水鈉潴留、腎缺血、腎素分泌增加引起的高血壓長期作用于心可引起心力衰竭。血液內尿素過高滲入心包和胸膜可引起纖維素性心包炎和纖維素性胸膜炎,聽診時可聽到心包和胸膜摩擦音。心力衰竭可引起肺水腫。血尿素從呼吸道排出可引起呼吸道炎癥,有時沿肺泡壁可有透明膜形成;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腔內有大量纖維蛋白及單核細胞滲出,很少中性粒細胞,稱為尿毒癥性肺炎。
6、皮膚
尿毒癥病人皮膚常呈灰黃色并有瘙癢,皮膚的顏色與貧血和尿色素在皮膚內積聚有關。體內蓄積的尿素可通過汗腺排出,在皮膚表面形成結晶狀粉末稱為尿素霜,常見于面部、鼻、頰等處。瘙癢的原因不清楚,可能與尿素對神經末梢的刺激有關。
以上就是尿毒癥的危害的介紹,希望能提高大家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