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最難發現 卵巢癌
龔如心:2007年因卵巢癌病逝,享年69歲。
卵巢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生率僅低于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占第三位。因卵巢癌沒有特異性的指標,且出現癥狀時往往是中晚期,因此六成患者就診時已經是比較晚期,因此也導致卵巢癌的治愈率不高。
防魔:警惕腹脹
早期卵巢癌的表現雖然不明顯,但還是有跡可尋的。陳麗賢稱,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進食困難或者極易有飽食感,尿頻或尿急等,都是卵巢癌亮出的“黃牌”警告信號。對于卵巢囊腫還沒有到手術指征的患者,應注意區分是生理性的囊腫還是病理性的囊腫,如為前者則影響不大,如果為后者則要注意定期隨訪,避免發生惡性病變。
擒魔:B超+腫瘤標志物(100元~300元)
35歲以上的女性,清晨起床排空小便后,平躺在床上,雙腿稍曲,從小腹部的一側摸到另一側,如發現腹內有腫塊是硬狀異物,不管腫物是大是小,有沒有疼痛感,都要提高警惕,但最科學有效的方法還是每年到醫院進行一次盆腔的B超檢查及抽血對腫瘤標志物檢測。
4 、絕經前后最易發 子宮內膜癌
陳麗賢稱,子宮內膜癌在40~60歲的女性中,尤其是絕經前后發病率最高。目前歐美國家及我國的發病率有所上升。這與長期受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增生,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晚絕經,未婚少產,家族有內膜癌,乳癌,結腸癌史等因素有關。
防魔:月經不規律 絕經后又出血
首先是圍絕經期的女性,她們月經變得不規律,月經時間延長,月經量也時少時多,此時,很多女性認為是即將絕經的正常表現,會不太注意,陳麗賢稱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即使是即將絕經的女性,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延誤診治時機。絕經后有再次出血的女性應該更加警惕,及時到醫院婦科就診。
擒魔:B超婦檢(100元~200元)
35歲的女性每年一次婦科B超婦科檢查就可起到子宮內膜癌的初步篩查,約100元;如果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晚絕經等高危因素,還有上述提到的絕經前后的癥狀,根據醫生的要求,可以進行細胞學或刮宮,宮腔鏡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