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都應該有過便秘的經歷,為什么會便秘呢?除了腸道堵塞會導致便秘外,其實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導致便秘。那么,到底哪些習慣會易致便秘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易導致便秘的六大不良生活習慣!
1.該排便的時候不排,總是忍著
經常這樣忍著不排便,最終會釀成便秘。在一次又一次地放棄中,大腸對發出的便意信號反應越來越遲鈍,漸漸地,就沒了便意了。嚴重的甚至沒有排便欲望了。所以說,如果感到便意,就要立刻去解決。
2.總是拿著書或報紙如廁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便10分鐘以后,如果您還坐在馬桶上,就會給肛門造成不必要的壓迫,肛門的健康就是這樣悄悄被破壞的。
排便時間最好在3分鐘以內,從坐到馬桶上,到排泄完畢。超過這個時間,如果用力,就很容易患上痔瘡。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拋棄這樣的想法:既然坐在馬桶上了,就一定要排泄,而且要排得徹底。
3.經常穿束腰腰帶或塑身衣
在日本的奈良女子大學,一位教授做過這樣一個研究調查,對象是穿束腰腰帶的女學生和不穿束腰腰帶的女學生,讓她們吃同樣的食物,同樣的量,然后觀察其排便量,研究結果表明,穿束腰腰帶戴胸罩的女生的排便量比不穿戴此類衣物的女生少很多。這位教授指出,原因在于緊身衣鈍化了副交感神經。
緊身衣抑制了調節排便活動的副交感神經,使大腸內分泌的消化液減少,在小腸中,將食物分解向前推的力量變弱,于是食物殘渣在經過大腸的時候,要比正常的時候費時。這位教授指出,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產生便秘。所以說,便秘嚴重的女性,盡量不要穿緊身衣,特別是睡覺的時候,更不要給身體太多的束縛。
4.平時很少喝水
便秘患者一天最好喝8-10杯水。特別是早晨起來,空腹喝一杯溫水,可以喚醒大腸,刺激胃腸的反應。再說,大便的70%都是水分,從這一點看,充足的水分攝取,在改善便秘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如果我們的身體缺水,大便中的水分就會被大腸吸收出去,結果大便就會變得干燥。硬結的大便很難潤滑地通過直腸和肛門,這就造成排便的痛苦,給肛門造成傷害,引起肛裂等不良癥狀。
關于水分的攝取,讓我們從多喝溫開水或綠茶開始吧。那些會產生氣的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以及有著強烈利尿作用的咖啡、紅茶等因為會吸收身體內的水分,起到反作用,所以盡量少喝為妙。
5.認為每天不大便是不行的
便秘是大便在腸道內非正常停留的狀態。醫學上認為一周排便次數少于3次,每天排便量少于30g的話,就是便秘。不過,3-4天都沒有大便的人,如果沒有什么特殊異常的話,也不是大問題。
如果每天都排便,但每次都要用很大的勁兒,排便時間過長,便后仍有殘便感或不暢快的話,就應該懷疑是否得了便秘。當然,排便量也是因人而異,如果沒有特別不舒服的感覺,也沒有必要非得堅持一天一次。排便也要怡然舒暢,拋棄那些不必要的強迫觀念吧,特別是某些注重身材的年輕女孩兒們,很容易被一些錯誤的觀念誤導,比如吃多少就要排多少。其實,保持良好的心情、尊重自然的規律才是最重要的。
6.習慣性地服用便秘藥
等上一兩天,如果沒有便意,就開始服用便秘藥,這樣的習慣簡直就是健康的大敵。一開始總是有效果的,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產生了耐藥性,為了有效,必然要加大用藥量,這種對便秘藥的依賴,最終會導致腸道蠕動的無力,以至于離開藥物,腸道幾乎都不能自己蠕動了。所以說,不到非不得以,不要吃便秘藥,如果要吃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切勿自己給自己當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