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奶癬嗎?
你了解奶癬嗎?新生小孩臉上容易起紅疹,有經驗的人說這是小兒奶癬?那么,什么是小兒奶癬呢?小兒奶癬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奶癬”醫學上稱為嬰兒濕疹,起病初期,嬰兒的臉面上出現小片紅斑。輕者兩頰有,重者滿臉都是,發際、四肢及臀部皮膚也布滿紅色斑丘疹,甚至出現油膩性脫屑,有的可發生糜爛,結出黃痂。更嚴重者可波及上胸部和肩背部。因病變處發癢,患兒常搔抓摩擦,哭鬧不安。如機體抵抗力差,搔抓破潰處可能引起感染,個別嚴重的可由此誘發敗血癥。
“奶癬”其實不是癬(真正的癬是由真菌感染引起),而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其發生與嬰兒消化能力差,身體特異反應有關。這些嬰兒對某些物質如牛奶、魚、蝦、雞蛋、大豆等中的一些蛋白質,空氣灰塵中的螨類、花粉、動物毛、化學纖維等,比一般孩子敏感。這類物質被孩子消化道或呼吸道吸收后,便可誘發“奶癬”。一般多發生于出生2~3個月的嬰兒,其發病率約為3%。到1~2歲時,癥狀可明顯減輕或消退,極個別的可持續到成年。
皮損好發于顏面,多自兩頰開始,漸侵至額部、眉間、頭皮,反復發作。嚴重者可親延頸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皮損形態多樣,分布大多對稱,時輕時重。在面部者,初為簇集的活散在的紅斑、丘疹;在頭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膩性鱗屑和黃色發亮的結痂。輕者,僅有淺紅的斑片,伴有少量脫屑;重者,為紅斑、水皰、糜爛、浸淫成片,不斷蔓延擴大,若過分搔抓、摩擦、洗燙,則糜爛加重,滲出增多,常因皮膚破損而繼發感染,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并伴有發熱,食欲減退,便干溲赤等全身癥狀。
自覺陣發性劇癢,遇暖尤甚,以致患兒常將頭面部在枕上或母親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煩躁,哭鬧不安,常影響健康和睡眠。
多發于出生后1-3個月,多在1-2歲減輕、痊愈。少數可演變成小兒濕瘡。
了解什么是小兒奶癬后,相信媽媽對如何正確判斷寶貝是否罹患奶癬有了一定的認識。寶貝是媽媽的心頭肉,媽媽是寶貝的保護神。每個媽媽的愿景就是孩子健健康康。保護寶貝遠離奶癬,每個媽媽都應該行動起來。
-
奶癬白斑的護理事項嬰兒濕疹的預防與護理家長們知道多少呢,這些知識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長們要認真的對待這些知識,好好的掌握,在
-
小孩奶癬該怎么治治療奶癬的方法有什么呢,中藥治療方法對孩子的健康沒有什么危害,所以很多家長會選擇中藥來幫助孩子治療疾病,所以家長們要首先
-
奶癬都有哪些因素所導致的奶癬又稱嬰兒濕疹,多為體質過敏,為風濕所襲搏于氣血而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往往容易出現嬰兒濕疹。那么引起嬰兒濕疹的因素都有
-
嬰兒奶癬怎么治療奶癬又被稱為嬰兒濕疹,在我們的生活中常發生。對于那些新手的爸爸媽媽來說,孩子患有嬰兒濕疹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治療,是西醫治療
-
寶寶發生奶癬疾病的原因有什么奶癬是一種特別多發的疾病,很多的家長以為這是一種小病,當孩子發病以后,就會不去管它,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任何的疾病對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