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癥都有哪些癥狀呢
當孩子們非常喜歡吃零食的時候,家長們就應該及時地糾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及時尋找出導致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正確地進行引導,每天可以豐富多樣的做些營養豐富的食材,成功地吸引孩子的食欲,就能夠減少小兒厭食癥的幾率,那么,小兒厭食癥都有哪些癥狀呢?
1.年齡
1歲以下的嬰兒,特別是新生兒有明顯食欲低下者,多為疾病所致,特別應注意敗血癥,結核病,佝僂病和各種營養缺乏癥等,幼兒和年長兒要特別注意各種不良飲食習慣和情緒等神經精神因素的影響。
2.家庭環境情況
家庭條件較好的子女,因過分溺愛,過分擔憂小兒健康和營養,采取誘騙,打罵,多給零食等方法,企圖讓小兒多吃,結果常適得其反;一些父母對子女不夠關心,影響小兒情緒和食欲。
3.食欲減退的程度
輕度食欲不良可能是正常個體差異或零食過多等不良習慣所致,嚴重食欲減退或拒食常提示潛在疾病的存在。
4.有無伴隨癥狀
雖有輕度食欲不良,但小兒活潑,愉快,精神飽滿無癥狀者,多為正常,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熱者,多系結核或其他感染,伴有腹疼和便血者應注意胃,十二指腸潰瘍,寄生蟲等,伴反應遲鈍,皮膚粗糙,少汗和發育不良者,應注意甲狀腺功能低下,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額,顱骨軟化等骨骼改變系佝僂病。
遇有厭食患兒,首先要仔細詢問病史,作好體格檢查及必要的化驗,分清是否由于全身或消化系統疾病引起,是否藥物影響,有否微量元素或內分泌素缺乏,還要調查患兒家庭,托兒所及學校環境,有無不良精神刺激與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然后確定病因。
小兒厭食癥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1.規律飲食,少吃零食,少飲高熱量飲料,定時進食。
2. 平衡膳食,食物多樣化:
合理選擇食譜,做到粗細調劑,葷、素菜搭配,讓孩子吃雜、吃全;講究花式品種,糾正孩子不愛吃面食,“愛葷不愛素”或“愛素不愛葷”的偏食習慣;魚要去刺,肉要去骨,菜要切碎煮爛,纖維較粗的要切成小丁、小絲、小塊,以適應孩子消化器官尚未完全成熟的特點;多進食含微量元素(鋅、鐵、銅、碘等)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魚類、豆類及豆制品、花生、油菜等食物。
3. 創造一個安靜愉快的進食環境:
用膳要有固定的地方,有適合孩子的餐具、桌椅,讓孩子自己坐著吃飯;大人不要談論與就餐無關的事,更不能讓孩子東跑西跑,邊吃邊玩,分散了吃飯的注意力;父母決不能在孩子吃飯時訓斥孩子。有事盡量放到飯后處理,如果非要解決不可,也務必和藹耐心,切忌粗暴簡單而破壞良好氣氛。
4.當孩子突然改變環境和生話習慣時,家長應幫助其逐步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生話習慣。
5.合理喂養,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小抓起.
4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采用純母乳喂養。因為相關的研究表明,純母乳喂養的小兒很少有厭食。按順序合理添加輔食,不要操之過急。小兒飲食以主副食為主,不亂加額外的“營養食品”。不要使用補藥和補品去彌補孩子營養的不足,而要耐心講解各種食品的味道及其營養價值。
6.培養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定時、按頓進食,飯前不吃零食(包括飲料),因為血糖升高影響食欲,飯后吃水果。家長要注意經常變換飲食的品種、盡量不要千篇一律,要葷素搭配。動物食品含鋅較多,須在膳食中保持一定的比例。
7.父母是孩子的好榜樣
如果父母挑食或偏食,則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多半也是個厭食者。所以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不挑食不偏食,給孩子一個正面的影響。
溫馨提示,許多孩子出現一下厭食癥狀的時候,為避免引起全身消化系統疾病的出現,最好及時經過全身檢查,做好體格檢查,以及一些必要的化驗,在吃飯的時候,家長們要給孩子營造比較愉悅的進餐心情,不能夠在就餐的時候進行打罵,否則都會造成孩子出現厭食傾向。
-
小兒神經性厭食原因揭秘小兒神經性厭食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
-
小兒神經性厭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小兒神經性厭食是指小兒由于心理或行為問題而拒絕進食,導致體重減輕和營養缺乏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多發于女性,通常發生在青春
-
小兒神經性厭食是怎么引起的?小兒神經性厭食是指嬰幼兒時期逐漸出現的食欲下降并且有明顯的生長發育遲緩,但沒有其他器質性疾病的情況。通常來說,小兒神經性
-
小兒厭食癥典型癥狀是有哪些小兒厭食癥是近年來發病率很高的一種小兒疾病,這種疾病發生,由于還會帶來很大的傷害,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飲食,從而還會導
-
小兒厭食癥會有哪些常見的癥狀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了,按說孩子不會患有小兒厭食癥這種疾病,但是現在還是有不少孩子會出現小兒厭食癥這種疾病,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