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性結膜炎與表層鞏膜炎如何鑒別診斷及治療?
泡性結膜炎是一種過敏性炎癥反應,大多數發病者是女性兒童和青年人,特別是偏食、營養不良、體質衰弱或患有結核病史的人,常合并面部濕疹及淋巴結核,故又稱濕疹性或瘰疬性結角膜炎,屬微生物導致的遲發性變態反應,與機體結核桿菌、葡萄球菌、Koch-Weeks氏桿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有關。也有人認為,腸道寄生蟲也可引起這種過敏反應性炎癥。今天尋醫問藥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本病最常見于角膜緣部或其半透明組織,生有粟粒大的圓形灰白色或淡黃色小圓形泡狀隆起,直徑約為2~3mm。泡周圍局限充血,用手擠壓時無疼痛感,數日后結節上皮剝脫,頂端形成小潰瘍,一般可自愈。初期病人可能出現輕微的眼部不適,當病變侵入角膜時,可以出現怕光、流淚和眼痛等癥狀。其發生于結膜者不留瘢痕,生于半透明部者治愈后留瘢痕,生于角膜緣處的潰瘍可向角膜中央逐漸發展成束狀混濁,結膜血管也進入此束中,并向束端潰瘍處行進,稱之為束狀角膜炎。而淺層鞏膜炎一般多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結節性紅斑等結締組織疾患并發,多為雙側性,急性發病,發展緩慢,但易復發,病人自覺怕光、流淚、疼痛,但也有不明顯者,一般視力可不受影響。眼局部在球結膜或角膜邊緣部位可見充血的扁豆大小的隆起,呈紫紅色的局限性結節,是鞏膜表層血管擴張的表現。結節有觸痛,此乃由于刺激睫狀神經所致。結節發展迅速,每次炎癥持續數周后,結節變平,色轉白,最后炎癥完全消退,留下表面輕度凹陷,色灰黑并有與球結膜粘連的痕跡。
泡性結膜炎的預后比較好,大約經過10~14天可以自愈,治療可局部使用皮質類固醇,如 0.
1%地塞米松眼藥水滴眼,也可在球結膜下注射。此外還要加強營養、鍛煉身體,以改善體質,服用魚肝油丸、維生素B2、鈣片等。如較頑固者,可行結節局部冷凍。中藥治療以瀉肺熱散結為本。
以上就是尋醫問藥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關于鞏膜炎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這里尋醫問藥小衷心祝福大家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
鞏膜炎應該做哪些檢查對于鞏膜炎這個疾病的出現大家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鞏膜炎疾病的發生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較可怕,為此我們平時的日
-
了解下鞏膜炎的并發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要注意自己的眼睛變化,有很多人都會出現眼睛疾病,我們應該盡早了解一些常見的類型,鞏膜炎就是其中的一種
-
全面認識鞏膜炎的診斷方法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需要注意一些常見的眼部疾病,鞏膜炎就是其中的一種。在出現了這種疾病時,很多的人不能夠及時的發現所以要注
-
鞏膜炎的診斷方法有哪些呢?大家對于鞏膜炎這種疾病,了解的并不多,但是疾病出現后,危害極大,視力會受到影響,并發癥也很多,所以,我們應該注意,診斷,
-
得了眼部的鞏膜炎應如何檢查得了眼部的鞏膜炎應如何檢查?什么鞏膜炎的檢查方法,對于鞏膜炎的檢查你有什么要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