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沙眼出現的原因
相信較多的朋友對于沙眼是有一些認識的,此病的到來給患者的眼部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也會因此影響患者平時的生活,大家要提防沙眼的出現,必須要認真了解此病的發病因素才可以,認識一下沙眼的主要發病因素有哪些呢。
沙眼的分泌物能傳染此病,早為人們所知。1907年Halberstaedter與Von Prowazek用光學顯微鏡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結膜上皮細胞內發現包涵體,即上皮細胞內有紅藍色原體及深藍色始體顆粒聚集,此包涵體具有基質(matrix),頗似外衣包圍,被誤稱為“衣原蟲(Chlamydozoa)”此后,相繼有不少研究,但一直未分離出病原。1954年我國湯飛凡與張曉樓合作,在檢查治療大量病人的同時,采取病人眼部分泌物給猴眼接種,并同時將沙眼患者的分泌物接種小白鼠腦內試行分離培養,但結果完全陰性。
1955年改用雞胚接種,并注意選擇活動性、無并發癥及未經藥物治療的沙眼病例,使用鏈霉素殺滅標本中的細菌,終于在1956年首次分離培養成功。從此在世界上掀起沙眼研究的新熱潮。由于此病原體能通過細菌濾器,寄生在細胞內,并形成包涵體,故當時認為是一種病毒。又認其大小、形態與一般病毒不同,稱之為非典型或大型病毒。后經各國學者進一步研究了它的分子生物學及代謝機能等,證明它具有RNA和DNA及一定的酶,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具有細胞膜及壁并對抗生素敏感等,這些不符合病毒應有的基本性質。而與G細菌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處。
1971年Storz和Page提出將這類微生物另立一目,稱衣原體。1974年出版的《Bergey細菌鑒定手冊》接受了這一分類:將其歸入原核細胞界,薄壁菌門,立克次體綱,衣原體目、衣原體科、衣原體屬、衣原體種,包括沙眼包涵體結膜炎衣原體種及鸚鵡熱衣原體種。1989年出版的該手冊第10版中,又新加入肺炎衣原體種。沙眼包涵體性結膜炎衣原體種再分為沙眼、淋巴肉芽腫及鼠肺炎三個生物變種。其中沙眼生物變種從抗株性上又分為A、B、Ba、C、D、E、F、G、H、I、J、K等12個免疫型,淋巴肉芽腫生物變種可分為L1、L2及L3等3個免疫型。
一般來說,地方流行性致盲沙眼大多由A、B、Ba及C型所致,有些作用稱這幾型大多由流行性沙眼衣原體組;而D~K型主要引起生殖泌尿系感染;如尿道炎、宮頸炎、附睪炎等,以及包涵體性結膜炎,故稱眼-生殖泌尿組衣原體。1966年我國的王克乾、張曉樓等采用小鼠毒素保護試驗,將我國不同地區10年間分離的46種沙眼衣原體分成Ⅰ、Ⅱ兩種免疫型,Ⅰ型以TE-55樣為代表,Ⅱ型以TE-106樣為代表,兩型比例為2∶1。但Ⅰ、Ⅱ兩型和上述15種沙眼衣原體免疫型的對應關系一直不能肯定。張力、張曉樓等(1990)用微量免疫熒光試驗(Micro immunofluorescence Test)對中國華北沙眼流行區沙眼衣原體免疫型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我國華北地區沙眼流行以B型為主,C型次之。
沙眼衣原體可感染人的結膜、角膜上皮細胞。在其生活周期中有兩個生物相:原體(elementary body)是感染相,大小約0.3μm,具有細胞壁,可存活于細胞外;始體(initial body)亦稱網狀體(reticulate body)是繁殖相,體積較大,約0.8μm,無感染性。原體侵入宿主細胞后,在胞漿內發育轉變為始體,以二分裂方式,形成子代原體。胞漿內充滿后則破裂釋放出原體,游離的原體再侵入正常的上皮細胞,開始新的周期。每一周期約為48小時。
了解到了上面的知識之后,大家了解了可以引起沙眼出現的病因有哪些了,沙眼疾病應當引起大家的注意,我們要多了解關于沙眼的知識,尤其是患有沙眼的朋友,需要及早的去醫院進行相關的治療,而且對于眼部的護理工作也要加強起來。
-
紅眼病有哪些發病因素現如今,計算機已經普及,很多人由于上網時間長,過度使用眼睛,導致紅眼病發生。這種疾病嚴重危害病人的眼睛。嚴重的影響著患者
-
紅眼病是由什么樣的原因所引起的紅眼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眼科疾病,紅眼病的發病率近年來在生活中也是比較高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們對于紅眼病的引起原因都是缺乏
-
寶寶紅眼病的發病原因都有哪些呢紅眼病屬于是病毒性感染疾病,這種疾病是比較常見的,這種疾病發病時,患者會出現結膜充血,有膿性分泌物產生,患者一定要及時治
-
紅眼病是由什么樣的原因引起的紅眼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生活中很多人對于這個問題都是比較關注的,因為紅眼病的生活中發病率是比較高的,給患者帶來眼部傷
-
導致紅眼病的原因有哪些紅眼病的發病是與病菌的感染有著非常大的關系的,并且如果不注意保護到自己的眼部健康,這樣是會增加紅眼病的發病率的,大家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