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女性容易患上子宮內膜癌
生活中有很多的女性會患上子宮內膜癌,在出現這種疾病之后,會影響到女性的生活健康,對你現在打擊很大,所以女性非常痛苦,我們平時生活中應該關注這種疾病,了解其中的易患人群,那么,哪些女性容易患上子宮內膜癌呢?下面看看專家的分析。
1.無排卵:如伴有無排卵型或黃體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宮出血者,長期月經紊亂,使子宮內膜持續受雌激素刺激,無孕酮對抗或孕酮不足,子宮內膜缺少周期性改變,而長期處于增生狀態。
2.不育:尤其是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育,患內膜癌的危險性明顯升高。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約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導致孕酮缺乏或不足,使子宮內膜受到雌激素持續性刺激。妊娠期間胎盤產生雌、孕激素,使子宮內膜發生相應的妊娠期改變;哺乳期,由于下丘腦和垂體的作用,使卵巢功能暫時處于抑制狀態,使子宮內膜免于受雌激素刺激。而不孕者,尤其是因無排卵引起的不孕,使子宮內膜長期處于增生狀態。
3.肥胖:尤其是絕經后的肥胖,明顯地增加了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絕經后卵巢功能衰退,而腎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脂肪組織內經芳香化酶作用轉化為雌酮,脂肪組織越多,轉化能力越強,血漿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絕經后婦女身體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宮內膜是雌激素的靶 器官,子宮內膜長期受到無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響,可導致內膜由增生到癌變。某些基礎研究也指出,如增加了雄烯二酮到雌酮的轉換,也就增加了內膜由增生到癌變的發生率。有人統計,按標準體重,超重9~23kg,患內膜癌的危險性增加了3倍,如超重>23kg,則危險性增加10倍。
4.晚絕經:據有關報道,絕經年齡>52歲者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是45歲以前絕經者的1.5~2.5倍。晚絕經者后幾年并無排卵,只是延長了雌激素作用時間。
現在醫學上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方法有哪些呢?
1、手術治療:為子宮內膜癌首選的治療方案。手術的目的一是進行手術-病理分期,確定病變的方位及與預后相關的重要因素,而是切除癌變的子宮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轉移病灶。Ⅰ期患者應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及雙側附件切除術;Ⅱ期應行全子宮或者廣泛子宮切除及雙附件切除術,同時行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切除;Ⅲ和Ⅳ期的晚期患者手術范圍也與卵巢癌相同,應進行腫瘤細胞減滅手術。
2、放療:是治療子宮內膜癌有效方法之一,分腔內照射及體外照射兩種。
3、孕激素治療:主要用于晚期或復發子宮內膜癌的治療。其機制可能是孕激素作用于癌細胞并與孕激素受體結合形成復合物進入細胞核,延緩DNA和RNA復制,抑制癌細胞生長。常用藥物:口服甲羥孕酮200-400MG/D;己酸孕酮500MG,肌注每周2次。
4、抗雌激素制劑治療:適應證與孕激素相同。他莫昔分(TAMOXIFEN,TAM)為非甾類抗雌激素藥物,亦有弱雌激素作用。常用劑量為20-40MG/D,可先用他莫昔分2周使孕激素受體含量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療,或與孕激素同時應用。
5、化療: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阿霉素、紫杉醇、環磷酰胺、氟尿嘧啶、絲裂霉素、依托泊苷等。
6、保留生育功能治療:對于病灶局限在內膜、高分化、孕激素受體陽性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堅決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可考慮不切除子宮和雙附件,采用大劑量孕激素進行治療。但這種治療目前仍處在臨床研究階段,不應作為常規治療手段。
溫馨提示,很多的不孕女性,更容易患上這種疾病,因此平時生活中女性不孕要想著做丁克家族,而且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避免高脂肪食物,同時也要注意鍛煉身體,有效地增強體質,這樣才更有利于疾病的預防,避免導致嚴重的后果出現,希望大家對這種疾病有所認識。
-
子宮內膜癌是怎么發生的一些女性在患有子宮內膜癌的疾病,都不明白自己是如何患者這種疾病的,對于這種疾病的病理和發布原因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以
-
子宮內膜癌成因是有哪些因素雖然子宮內膜癌一種高發的疾病,這個疾病的發生也確實給女性朋友們帶來嚴重的身體危害,但是很多的患者對于子宮內膜癌的形成原因
-
子宮內膜癌疾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提起子宮內膜癌疾病,大家應該會感覺到非常的緊張和害怕,因為這種疾病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大
-
子宮內膜癌的病因到底有哪些在生活中,我們很多的女性都很注意子宮的健康,要想遠離子宮內膜癌這個疾病,但是還是有一些女人不小心患上了子宮內膜癌,那么子
-
子宮內膜癌疾病的病因都有哪些女性朋友都應該知道子宮內膜癌的這個疾病,當然大家都是希望自己或者是家人都遠離此病,那么想要去對付子宮內膜癌,就要去了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