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失眠健忘 補足氣血很重要
失眠的出現會嚴重傷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導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從我們身體的內部來講,如果老人存在氣血不足的問題失眠和健忘都極易發生,所以,提醒老年朋友們,調整失眠健康首先要把氣血補足。
失眠健忘已成為常見的病癥之一,中國有近3億人受到失眠的困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失眠健忘雖然不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會危及生命,但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關注、認識和改善失眠健忘癥已不容忽視。
失眠和健忘都是由于勞傷心脾、氣血不足所引起的。失眠在《黃帝內經》中稱為“目不瞑”“不得臥”,后世的醫家延伸為凡脾胃不和,痰濕、食滯內擾,以致寐寢不安者都屬于失眠。《難經》最早提出“不寐”這一病名,其中的《四十六難》中認為老人不寐的病機為“血氣衰,肌肉不滑,榮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也就是說,中老年人的失眠癥狀是氣血漸衰引發的癥狀,常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睡眠中易醒、醒后再難入睡、睡眠質量低、睡眠時間明顯減少等。
在短暫性失眠或失眠癥早期,一般沒有健忘癥狀出現,如果長期失眠,或失眠癥狀嚴重,使腦功能活動受到影響,便可出現健忘的情形。健忘是指記憶力減退,容易把前邊的事情忘掉,因此又稱為“善忘”“好忘”“多忘”。中醫認為健忘多由心腎不足,氣血不暢,使腦髓失去榮養所致,主要表現為近期或遠期記憶力減退、容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重者可能連自己的家門都找不到。健忘患者經常會伴有程度不同的失眠,如果能夠改善睡眠,則其健忘癥也會相應地得到改善。
失眠和健忘雖然是不同的兩種病證,但兩者之間可以相互影響,密切頗為關系。可以這樣來描述兩者的關系:失眠可導致或加重健忘,健忘也會間接地加重失眠。
如果出現失眠健忘,有時候并不是信奉只有吃藥才能管用,由于治療失眠的藥物大多有副作用,所以能找到藥物替代品的話,就最好不要吃藥。像葡萄、香蕉、蘋果對改善失眠就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大棗具有補脾安神的作用,晚飯后用大棗加水煎汁服用或與百合煮粥食用,能夠加快入睡時間。桂圓肉能補心脾、益氣血、安神,可以加上白糖蒸熟,用開水沖服。
還可以用栗子10枚,桂圓肉15克,粳米50克,將栗子去殼切碎,與桂圓肉、粳米同煮,熟爛后加上白糖,每次一劑,早晚溫熱食用。或者用蓮子30克,百合15克,冰糖適量,將蓮子、百合同煮成湯,加冰糖調味,臨睡前服用,每日2次。
在這里特別介紹一種甩手功,每天練5分鐘,就會感到神清氣爽,對失眠健忘癥狀有非常明顯的改善作用。
具體方法是:蹲馬步,腳趾輕輕抓地,微微提臀,舌抵上腭,緩緩上抬手臂到與肩平行,再自然地瓜落到身后。1次5~10分鐘,1日2~3次。
還有,在每晚睡覺前,可用一只手的手心貼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按摩相同的圈數,直至手掌心感到發熱,然后再換另外一只手按摩。在按摩的同時配合深呼吸。這種按摩方法也可以促進入眠,提高睡眠質
保養氣血的重點是調整心態,人的心態平和了,氣血就會通暢,所以在出現失眠時也不必過分擔心,越是緊張不安,越可能適得其反。由于擔心所導致的過分焦慮,對睡眠本身及身體健康的危害更大。所謂先睡心,再睡眠,要學會自我調節,試著分散注意力,聽聽輕松的音樂,或者睡前到戶外散一會步,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用熱水泡泡腳,這些對順利入眠都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失眠健忘的老年人還要多鍛煉身體以預防腦供血不足,每天要堅持有氧運動,如慢跑或快步走等。在早晨醒來時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仰臥,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以適應起床時的體位變化,避免引起頭暈。然后慢慢坐起,稍微活動兒次上肢,再下床活動。
清代的養生家曹慈山在《睡訣》中指出“左側臥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頭,伸右足,以右手置于右股間。右側臥位反是。”可見,選擇一個適宜的睡眠姿勢,對于順利入眠也比較重要。像曹慈山先生提倡的這種側臥方式,就有利于全身放松,睡得更加安穩。
睡眠很重要,想找回屬于自己的好睡眠,一定要先找到導致我們睡眠不好和失眠的原因再著手應對,相信這樣效果會更加好。
-
家里老人總是失眠睡不著怎么辦?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對人體的一種保護。失眠必然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那老年人失眠有哪些原因?老年人
-
為什么老年人容易失眠?主要是這3大誘因在作怪大部分老年人會伴隨著睡眠障礙,睡眠時間明顯減短,而且睡眠一直處于淺狀態,早睡早醒,入睡困難,白天沒有任何精神,那到底有哪
-
老人失眠吃什么好?推薦堅果和牛奶老年人容易出現失眠,老人失眠會影響到身體狀況,可以通過食療來調理失眠,失眠對人體傷害大,老年人如果有失眠的問題,晚上睡覺
-
導致老人失眠的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失眠與年齡因素有密切關系,年齡是導致老人失眠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失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失眠有可能是內分泌紊亂引
-
老人失眠多夢如何調理?生活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失眠多夢的問題,老年人失眠多夢最好及時調節心理,及時緩解精神方面的壓力,也可以通過食療調理老年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