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長壽也是一座紅色城市”
11月29日,專程趕來重慶參加“11.27”60周年紀念活動的長壽籍烈士程謙謀的兄弟程一平、程濟德,在回老家雙龍鎮探訪中接受了本報獨家專訪。
程謙謀是《挺進報》的創辦者之一,兩位老人是當年《挺進報》的送報員,程一平老人現離休定居江蘇,程濟德現離休定居浙江,兩位老人以親身經歷,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故事。
一個紅色的家庭
1919年,程謙謀出生于原長壽縣羅圍鄉飛石大隊(現在的雙龍鎮飛石村柳馬溝)一個開明的地主家庭,兄妹12人,他排行老六,姑父、姑母、大哥早年參加革命,年少的程謙謀受其影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9年在重慶渣滓洞被國民黨發動派殺害。
1948年4月,中共重慶地下市委的機關刊物——《挺進報》創辦者之一陳然被捕后,身為中共地下黨員的程謙謀等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小組,繼續秘密出版《挺進報》。
接過任務后,程謙謀動員做生意的三位兄長在神仙洞街買下一幢磚木結構的三層樓,建立一個新家庭作為掩護,并通過秘密收聽陜北新華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刻板、印刷,繼續出版《挺進報》。其胞弟程一平、程濟德兩人,則充當《挺進報》送報員,秘密送到指定地點,及時將黨中央的聲音傳遞到重慶。
1948年12月25日,程謙謀烈士因叛徒出賣被捕,這份秘密報紙才停刊。在那段極其艱難的日里,程謙謀和他的戰友們堅持出版了10期報紙。
期間,程謙謀位于羅圍的老家,曾作為秘密地點,掩護過廖井丹等多位中共地下黨員,并召開過一些重要會議。這個紅色的家庭,出了一名革命烈士,三位離休干部,五位老黨員。
一座紅色的城市
“其實,長壽是一座有著深厚紅色文化底蘊的地方。”程一平、程濟德兩位老人稱,抗日戰爭時期,民國26兵工廠(現長化公司)曾是日本飛機轟炸長壽的主要目的地。
老人解釋說:當時26兵工廠生產的氯酸鉀是抗戰所需的物資。因此,日本飛機一來長壽,就對準了長化一帶轟炸。當時三洞溝有許多柑橘林,這也成為當時許多居民躲避轟炸的隱藏地點。一次,一日本飛機被擊落,并活捉了一名日本飛行員。當時,人們歡呼雀舞,男女老少,歡慶勝利。
新中國建立前,劉伯承曾來長壽養傷,長壽還培養了紅色將領楊克明、革命烈士陳燮等革前輩;建國后,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曾來到獅子灘發電站視察;1958年,《紅巖》作者羅廣斌被下放到長壽湖農場,創作的《在烈火中永生》出版后,在讀者中引起極大反響。另外,革命前輩、原中宣部副部長廖井丹也是長壽人。
回憶往事,程一平感慨地說:其實長壽也是一座紅色城市,應盡力挖掘,加強宣傳,提升長壽形象。
一個美好的期望
程一平老人從1947年離家出走參加革命至今,已整整62年了。1992年,64歲的他不懼長途行車,準備回老家看看。但因天公不作美,行至雙龍,天降大雨,路爛如泥,車不能行,他只能打道回府。五年后,他再一次踏上了回家的路,沒想到再次遇到大雨,車行至羅圍,又打道回府。“這一次回家,同樣下著雨,但我們如愿地回到了老家。”程一平老人說,以前都是坑坑洼洼的機耕道,現在公路硬化到家門口了,而且長壽湖旅游高速公路也在修了,以后讓孫子開車送他。
11月29日,走在桃花新城的景觀大道上,程一平和程濟德兩位老人感到特別興奮。看著景色如畫的街道和鱗次櫛比的高樓,程一平老人說:“長壽城變化太大了。離開長壽這么多年,已經找不著方向了,找不到一處沒有變化的地方。”走進協信購物廣場,樓上樓下全是商鋪酒樓,程一平老人說,象走進了大都市,即便在南京,都很難找到這么大的購物中心。
“以前長壽重點發展糧食和桔子,特別是長壽的沙田柚,很有名,味道好。”程一平老人說,他一直關注著長壽家鄉的發展,通過長壽新聞網了解長壽的變化。以前長壽最發達的交通就是水路;現在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渝懷鐵路已經開通,聽說還要修渝萬、渝利等鐵路。現在長壽已經從農業大縣變成了工業大區了,有川維廠,重鋼也來了,工業經濟發展太快了。
“長壽的發展會更快,長壽的明天會更美好。”程一平、程濟德兩位老人說,這是我們兩人對家鄉的美好祝愿。
程謙謀是《挺進報》的創辦者之一,兩位老人是當年《挺進報》的送報員,程一平老人現離休定居江蘇,程濟德現離休定居浙江,兩位老人以親身經歷,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紅色故事。
一個紅色的家庭
1919年,程謙謀出生于原長壽縣羅圍鄉飛石大隊(現在的雙龍鎮飛石村柳馬溝)一個開明的地主家庭,兄妹12人,他排行老六,姑父、姑母、大哥早年參加革命,年少的程謙謀受其影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9年在重慶渣滓洞被國民黨發動派殺害。
1948年4月,中共重慶地下市委的機關刊物——《挺進報》創辦者之一陳然被捕后,身為中共地下黨員的程謙謀等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小組,繼續秘密出版《挺進報》。
接過任務后,程謙謀動員做生意的三位兄長在神仙洞街買下一幢磚木結構的三層樓,建立一個新家庭作為掩護,并通過秘密收聽陜北新華廣播電臺新聞,編輯、刻板、印刷,繼續出版《挺進報》。其胞弟程一平、程濟德兩人,則充當《挺進報》送報員,秘密送到指定地點,及時將黨中央的聲音傳遞到重慶。
1948年12月25日,程謙謀烈士因叛徒出賣被捕,這份秘密報紙才停刊。在那段極其艱難的日里,程謙謀和他的戰友們堅持出版了10期報紙。
期間,程謙謀位于羅圍的老家,曾作為秘密地點,掩護過廖井丹等多位中共地下黨員,并召開過一些重要會議。這個紅色的家庭,出了一名革命烈士,三位離休干部,五位老黨員。
一座紅色的城市
“其實,長壽是一座有著深厚紅色文化底蘊的地方。”程一平、程濟德兩位老人稱,抗日戰爭時期,民國26兵工廠(現長化公司)曾是日本飛機轟炸長壽的主要目的地。
老人解釋說:當時26兵工廠生產的氯酸鉀是抗戰所需的物資。因此,日本飛機一來長壽,就對準了長化一帶轟炸。當時三洞溝有許多柑橘林,這也成為當時許多居民躲避轟炸的隱藏地點。一次,一日本飛機被擊落,并活捉了一名日本飛行員。當時,人們歡呼雀舞,男女老少,歡慶勝利。
新中國建立前,劉伯承曾來長壽養傷,長壽還培養了紅色將領楊克明、革命烈士陳燮等革前輩;建國后,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曾來到獅子灘發電站視察;1958年,《紅巖》作者羅廣斌被下放到長壽湖農場,創作的《在烈火中永生》出版后,在讀者中引起極大反響。另外,革命前輩、原中宣部副部長廖井丹也是長壽人。
回憶往事,程一平感慨地說:其實長壽也是一座紅色城市,應盡力挖掘,加強宣傳,提升長壽形象。
一個美好的期望
程一平老人從1947年離家出走參加革命至今,已整整62年了。1992年,64歲的他不懼長途行車,準備回老家看看。但因天公不作美,行至雙龍,天降大雨,路爛如泥,車不能行,他只能打道回府。五年后,他再一次踏上了回家的路,沒想到再次遇到大雨,車行至羅圍,又打道回府。“這一次回家,同樣下著雨,但我們如愿地回到了老家。”程一平老人說,以前都是坑坑洼洼的機耕道,現在公路硬化到家門口了,而且長壽湖旅游高速公路也在修了,以后讓孫子開車送他。
11月29日,走在桃花新城的景觀大道上,程一平和程濟德兩位老人感到特別興奮。看著景色如畫的街道和鱗次櫛比的高樓,程一平老人說:“長壽城變化太大了。離開長壽這么多年,已經找不著方向了,找不到一處沒有變化的地方。”走進協信購物廣場,樓上樓下全是商鋪酒樓,程一平老人說,象走進了大都市,即便在南京,都很難找到這么大的購物中心。
“以前長壽重點發展糧食和桔子,特別是長壽的沙田柚,很有名,味道好。”程一平老人說,他一直關注著長壽家鄉的發展,通過長壽新聞網了解長壽的變化。以前長壽最發達的交通就是水路;現在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渝懷鐵路已經開通,聽說還要修渝萬、渝利等鐵路。現在長壽已經從農業大縣變成了工業大區了,有川維廠,重鋼也來了,工業經濟發展太快了。
“長壽的發展會更快,長壽的明天會更美好。”程一平、程濟德兩位老人說,這是我們兩人對家鄉的美好祝愿。
相關文章
-
如何避免老人掉進謠言圈里其實老年人的身體而言也是非常的中意,那么你知道我們老年人也會有一些謠言的產生,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和困擾的,如
-
老人練太極拳的長壽秘訣每到清晨的廣場之上,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是喜歡,做一些運動保護了我們老年人的身體的,讓我們老年人的關節或者是全身都有一個非常
-
4個原因導致老人貧血 老人貧血吃什么好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會出現貧血的現象,老年人也不例外,因為老年人的飲食會出現一些不平衡的現象,所以平時大家需要關注老年
-
如何判斷老人抑郁癥呢?雖然現在已步入了老齡化社會,但隨之而來影響老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也在逐步的增加,其中發生老人產生抑郁癥伴發非常多,時常會感到
-
老人平時如何保健養生養生保健是現在非常盛行的,特別是對上了歲數的老人們,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在其身體日常發生微小疾病時最好不要嘗試服用藥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