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堅持講“歷史”
3月16日清早,剛剛起床的板泉鎮淵子崖村林慶棟老人,像往常一樣來到村后的烈士陵園打掃衛生,清理雜草。他既是護園人又是講解員,近20 年來風雨無阻,從未間斷。前些年老人一直住在陵園里,去年由于身體的原因,才搬回家住,F在,他還堅持到陵園為前來參觀的人們義務講解。
“1941年的時候,我才11歲,日本鬼子進村了,全村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起來抗戰!最后我們硬是和八路軍一起把鬼子趕跑了!”在蒼松翠柏掩映的淵子崖烈士紀念塔下,今年 80 歲的林慶棟老人為我們講述了那場殘酷的著名的淵子崖保衛戰。戰斗從清晨一直打到傍晚,淵子崖村共有140多人壯烈犧牲,有100 多名日本鬼子被殺死、砸死,這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農民自發組織的規模最大、 最悲壯的浴血保衛戰。 毛澤東主席高度評價此為“村自衛戰的典范”。 1942 年該村被當時的濱海專署授予“ 抗日楷模村” 稱號,其事跡被收入“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抗戰勝利后,為了紀念那些為保衛村子而犧牲的烈士們,村里建起了烈士紀念塔,1991年又為陵園建起了圍墻。林慶棟主動承擔起了義務看管陵園和講解的任務。平時,老人每天在園子里鋤草、養花、種樹、掃墓。如今的陵園已是滿眼的綠色,高高的紀念塔被簇簇松柏圍繞,威嚴而又肅穆。每當有人來參觀,林慶棟都會主動為他們講述烈士們的事跡和紀念塔的由來。哪怕是前來參觀的只有一兩個人,他也會耐心細致地講解。在近20年的時間里,他曾接待過外賓及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上萬人次。如今的淵子崖烈士陵園已成為當地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會有大批學生來這里聽老人講述那段悲壯的歷史,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 那么多人為了村子連命都沒了,我做了這么點事算不了什么。”林慶棟老人感嘆道。他從未想過向政府要報酬,只覺得自己做了該做的事情。老人感觸最深的是,現在有些年輕人對那段歷史已經淡忘了,他希望能把那場戰斗拍成電影,讓全國各地的人都知道他們村里的這些烈士,銘記那段歷史。
“1941年的時候,我才11歲,日本鬼子進村了,全村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起來抗戰!最后我們硬是和八路軍一起把鬼子趕跑了!”在蒼松翠柏掩映的淵子崖烈士紀念塔下,今年 80 歲的林慶棟老人為我們講述了那場殘酷的著名的淵子崖保衛戰。戰斗從清晨一直打到傍晚,淵子崖村共有140多人壯烈犧牲,有100 多名日本鬼子被殺死、砸死,這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農民自發組織的規模最大、 最悲壯的浴血保衛戰。 毛澤東主席高度評價此為“村自衛戰的典范”。 1942 年該村被當時的濱海專署授予“ 抗日楷模村” 稱號,其事跡被收入“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抗戰勝利后,為了紀念那些為保衛村子而犧牲的烈士們,村里建起了烈士紀念塔,1991年又為陵園建起了圍墻。林慶棟主動承擔起了義務看管陵園和講解的任務。平時,老人每天在園子里鋤草、養花、種樹、掃墓。如今的陵園已是滿眼的綠色,高高的紀念塔被簇簇松柏圍繞,威嚴而又肅穆。每當有人來參觀,林慶棟都會主動為他們講述烈士們的事跡和紀念塔的由來。哪怕是前來參觀的只有一兩個人,他也會耐心細致地講解。在近20年的時間里,他曾接待過外賓及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上萬人次。如今的淵子崖烈士陵園已成為當地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會有大批學生來這里聽老人講述那段悲壯的歷史,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 那么多人為了村子連命都沒了,我做了這么點事算不了什么。”林慶棟老人感嘆道。他從未想過向政府要報酬,只覺得自己做了該做的事情。老人感觸最深的是,現在有些年輕人對那段歷史已經淡忘了,他希望能把那場戰斗拍成電影,讓全國各地的人都知道他們村里的這些烈士,銘記那段歷史。
相關文章
-
如何避免老人掉進謠言圈里其實老年人的身體而言也是非常的中意,那么你知道我們老年人也會有一些謠言的產生,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和困擾的,如
-
老人練太極拳的長壽秘訣每到清晨的廣場之上,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是喜歡,做一些運動保護了我們老年人的身體的,讓我們老年人的關節或者是全身都有一個非常
-
4個原因導致老人貧血 老人貧血吃什么好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會出現貧血的現象,老年人也不例外,因為老年人的飲食會出現一些不平衡的現象,所以平時大家需要關注老年
-
如何判斷老人抑郁癥呢?雖然現在已步入了老齡化社會,但隨之而來影響老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也在逐步的增加,其中發生老人產生抑郁癥伴發非常多,時常會感到
-
老人平時如何保健養生養生保健是現在非常盛行的,特別是對上了歲數的老人們,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在其身體日常發生微小疾病時最好不要嘗試服用藥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