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如何面臨角色轉變
角色轉變與社會適應的矛盾。這是老年人退休后帶來的矛盾。退休、離休雖然是一種正常的角色變遷,但不同職業群體的人,對離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樣的。據對北京市離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的對比調查,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變化不大。他們退休后擺脫了沉重的體力勞動,有更充裕的時間料理家務、消遣娛樂和結交朋友,并且有足夠的退休金和公費醫療,所以內心比較滿足,情緒較為穩定,社會適應良好。
但離退休干部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些老干部在離退休之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社會聯系,其生活的重心是事業,退休、離休以后,生活的重心變成了家庭瑣事,廣泛的社會聯系驟然減少,這使他們感到很不習慣、很不適應。
老有所為與身心衰老的矛盾。具有較高的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閑。他們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再為社會多做一些工作,所謂退而不休、老有所為,便是這類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實寫照。
然而,很多年高志不減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并不理想。他們或者機體衰老嚴重,或者身患多種疾病,有的在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顯。這樣,就使得這些老年人在志向與衰老之間形成了矛盾,有的人還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惱和焦慮之中。
老有所養與經濟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根據國外的一些研究,缺乏獨立的經濟來源或可靠的經濟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擾的重要原因。
一般來說,由于缺乏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不高,因而使得這類老年人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們的性情也比較郁悶,處事小心,易于傷感。如果受到子女的歧視或抱怨,性格倔強的老年人,常常會滋生一死了之的念頭。所以,老有所養與經濟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既是社會矛盾,也是社會心理矛盾。
安度晚年與意外刺激的矛盾。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滿地度過晚年,而且大多數老年人都希望長壽,但這種美好愿望與實際生活中的意外打擊、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強烈的對比和深刻的矛盾。例如一位老人突然遇到喪偶的打擊,若是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會很快垮掉,甚至導致早亡。據統計,居喪老年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除喪偶之外,夫妻爭吵、親友亡故、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對老年人的心靈打擊也十分嚴重。
但離退休干部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些老干部在離退休之前,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社會聯系,其生活的重心是事業,退休、離休以后,生活的重心變成了家庭瑣事,廣泛的社會聯系驟然減少,這使他們感到很不習慣、很不適應。
老有所為與身心衰老的矛盾。具有較高的價值觀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離開工作崗位之后,都不甘于清閑。他們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夠再為社會多做一些工作,所謂退而不休、老有所為,便是這類老年人崇高精神追求的真實寫照。
然而,很多年高志不減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并不理想。他們或者機體衰老嚴重,或者身患多種疾病,有的在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能力的衰退方面,也非常明顯。這樣,就使得這些老年人在志向與衰老之間形成了矛盾,有的人還為此而陷入深深的苦惱和焦慮之中。
老有所養與經濟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根據國外的一些研究,缺乏獨立的經濟來源或可靠的經濟保障,是老年人心理困擾的重要原因。
一般來說,由于缺乏經濟收入,社會地位不高,因而使得這類老年人容易產生自卑心理。他們的性情也比較郁悶,處事小心,易于傷感。如果受到子女的歧視或抱怨,性格倔強的老年人,常常會滋生一死了之的念頭。所以,老有所養與經濟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既是社會矛盾,也是社會心理矛盾。
安度晚年與意外刺激的矛盾。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滿地度過晚年,而且大多數老年人都希望長壽,但這種美好愿望與實際生活中的意外打擊、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強烈的對比和深刻的矛盾。例如一位老人突然遇到喪偶的打擊,若是缺乏足夠的社會支持,會很快垮掉,甚至導致早亡。據統計,居喪老年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除喪偶之外,夫妻爭吵、親友亡故、婆媳不和、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對老年人的心靈打擊也十分嚴重。
相關文章
-
老人帶孩子 12個誤區要知道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是喜歡小寶寶的,特別對于年輕人來說,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在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溫別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時候,水溫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改善我們老年人的身體,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才
-
老人帶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在寶寶才能夠幫助我們小寶寶,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擾,還能夠給我們的兒女減輕一
-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子女帶孩子?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幫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夠給我們的子女帶來非常健康的狀態,還能夠用一個非常好的
-
老人為何會依賴子女呢隨著年齡的不斷遞增,使得日常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逐漸的發生衰老,此時不但在日常行動方面帶來極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會表現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