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輩面對長輩要和顏悅色
《論語》中,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孔子認為孝順父母,最難的就是始終能保持和顏悅色。這句話放在今天,有更深刻的道理。
有人調查了100位老人對后輩兒孫及100位后輩兒孫對長輩的表情及臉色變化。調查顯示,100位老人中有91位對后輩兒孫表情愉悅,面帶微笑;有5人顯得平靜;有4人面帶期待與希冀。而100位兒孫遇見長輩時,有46人板著面孔,顯得冷淡,臉色難看;有41人面無表情,無動于衷;只有13人笑臉相迎,噓寒問暖,情意融融。
以上的調查數字不一定十分準確,但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嚴峻的家庭和社會問題。
當今為人子女者,尤其是新成長起來的一代獨生子女,常常把父母當成自己情感的宣泄器,壞情緒的垃圾桶。在外的辛苦、疲憊和委屈,總是一股腦地倒給日漸衰老的雙親。一旦父母有一點嘮叨,他們就要說“我容易嗎?”或者說“外人都不理解我,你們也不將就我嗎?”孩子小時候,父母對他們千依百順,千嬌百寵;到父母老了,需要他們從物質到精神給予更多慰藉的時候,他們卻表現了“色難”。
隨著國力的增強和養老機制的完善,老年人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好,他們對親情的渴望遠遠超過對物質的需求。也就是說,克服“色難”并不難,并不需要在經濟上作多少投入,只須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將孝形于色,常回家看看,帶著笑臉,陪老人坐坐,跟老人談談;不能常回家的,打個電話,發個郵件,幾聲問候,幾句叮嚀。如此而已。
相關文章
-
老人帶孩子 12個誤區要知道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是喜歡小寶寶的,特別對于年輕人來說,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在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溫別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時候,水溫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改善我們老年人的身體,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才
-
老人帶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在寶寶才能夠幫助我們小寶寶,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擾,還能夠給我們的兒女減輕一
-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子女帶孩子?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幫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夠給我們的子女帶來非常健康的狀態,還能夠用一個非常好的
-
老人為何會依賴子女呢隨著年齡的不斷遞增,使得日常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逐漸的發生衰老,此時不但在日常行動方面帶來極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會表現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