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相守 一位百歲老人的祖孫情感動你我
老人蜷坐在外間沙發上,蓋著毛毯和大衣,露出瘦削的面容。小工說,奶奶百歲時尚可自理,去年開始,視力、記憶幾近失去,必須時時有人照看。
“她守了一輩子活寡。我母親出生不久,爺爺因生意上的事瘋了,直到去世。她靠替人家洗衣服、擺小攤養家糊口,供母親讀書。我9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又是她一手帶大我們5個兄弟姐妹。”
“她愛每一個孩子,我們的孩子也幾乎是她帶大。我的女兒上幼兒園時,80多歲的奶奶坐在教室里陪著上課……”
“她從來只有付出。家里養再多的雞,她只吃雞屁股,以至于我們以為奶奶喜歡吃雞屁股。”
一生支撐這個多舛之家、膏油耗盡的奶奶,表情平靜地倚靠沙發,孫子的敘述似乎與她毫不相干。正是陰冷的天氣,屋內生著火盆,很是暖和。這盆象征孫輩感恩的炭火,溫暖著老人余生,在萬安縣城傳為美談。
孫子們長大后,一直守候著年邁的奶奶。百年老屋,成為孫兒孫女結婚、出嫁的地方。1995年,劉小工被調到百公里外的吉安市安監局工作。只要不出長差,每到周五晚上,他必定從吉安趕回陪護奶奶,周一大早返回上班。18年,不管風霜雨雪,從未間斷!
“我們祖孫間有強烈感應。如果突然回不來,這可是大事!”
“前13年是坐長途班車,或者搭人家便車,得走兩三個小時。2008年,自己花5萬元買了個奇瑞QQ,看奶奶更方便了。”
奶奶生活無法自理后,小工每次返回,都給奶奶熬好骨頭稀飯,裝上保溫桶上路。“到家后,還是熱乎乎的。”小工說。
平時周一到周五照顧奶奶的任務,則由在萬安縣公安局工作的弟弟承擔。相隔數百里的兩兄弟,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對奶奶陪護、照顧“無縫對接”。老屋緊靠奶奶臥室的那間,擺放著孫子、孫媳日夜陪護奶奶的床鋪。
“老屋做飯、上廁所很不方便,我們兄弟姐妹都有很好的房子,但奶奶不愿離開。我們理解奶奶,樂于在這里守著她。一天是這樣安排的,早起熬好稀飯、生好火后,伺候奶奶起床、上廁所、洗漱、梳頭,給她喂稀飯。中午,去看望快80歲的母親,她也躺在床上,需要照顧……只有下午3點后奶奶午睡了,這兩三個小時才屬于我們自己。”劉小工說。
“日復一日,煩嗎?”記者問。
“我們兄弟姐妹,還有我們的孩子,都以照顧奶奶而高興,我女兒每隔一周一定從吉安回來看奶奶。”
“奶奶的隱忍、奉獻、寬容、慈愛,是我們一生的財富。只要奶奶在,這個老屋在,就是這個家的中心。只有到了這里,才覺得落了腳,落了心。”
-
老人帶孩子 12個誤區要知道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是喜歡小寶寶的,特別對于年輕人來說,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在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溫別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時候,水溫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改善我們老年人的身體,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才
-
老人帶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在寶寶才能夠幫助我們小寶寶,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擾,還能夠給我們的兒女減輕一
-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子女帶孩子?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幫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夠給我們的子女帶來非常健康的狀態,還能夠用一個非常好的
-
老人為何會依賴子女呢隨著年齡的不斷遞增,使得日常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逐漸的發生衰老,此時不但在日常行動方面帶來極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會表現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