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與老人和諧相處 以防陷入照顧老人誤區
上了年紀,走路慢很正常嗎?跟他們講話要拉高聲音才聽得到?老人家要常吃軟爛的食物才比較好消化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全是“錯”。最近的調查有關發現,發現人們在照顧父母時,容易步入一些誤區。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誤區吧!
誤區一:老人家走路慢很正常。調查發現,高達78%的人誤以為老人家走路越來越慢是正常的。但事實并不是如此。老人走路慢,一方面有可能是體力衰退,另一方面可能存在隱患。比如平衡感弱、關節疼痛或者視力變差。如果是這些原因造成,應該及時帶老人去醫院就診。
誤區二:跟老人家說話要拉高聲調。56.6%人以為在老人家耳朵旁尖聲大喊,就能讓耳背現象愈來愈嚴重的老人家聽得清楚。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會造成反效果。照顧老人家時聲音可以大聲,但應用“低沉”的音調、較慢的速度,才能讓長輩聽得清楚。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康復理療科副主任醫師莊平表示,和老人說話最好采用“撫摸法”,比如搭著他的肩膀或者摸著他的手,讓他存有安全感,會聽得更清楚。
誤區三:年紀大了晚上就會睡不好。52.2%的人誤以為年紀大了晚上就會睡不好,實際上,因為生理變化,老人家睡眠時間會發生提早的“相位移前”現象,換句話說,老人晚上夢多、起床早,都很正常,并不意味著睡眠質量不好。
誤區四:老人家應該要吃軟爛的食物,比較好消化。調查中發現,50.1%的人認為要讓老人家容易消化,最好將食物處理的糊爛,實際上,常吃軟爛的食物,會因為缺乏色、香、味,而讓食欲降低,反而造成營養不良。莊平認為,過軟過硬的食物都不適合老人,有一定的咀嚼度,能增加老人胃口的食品最為適宜。
誤區五:老人常常喊這里痛那里痛沒關系。很多人認為年紀大了,疼痛在所難免。對此,莊平表示,必須要引起重視。年紀大了,容易發生乳酸代謝紊亂,從而引發身體疼痛,但除此之外,骨質疏松癥、關節炎、血管收縮等也都會引發疼痛,這些在老人身上更為常見。因此,莊平提示,對老人喊痛一定要給予適當關心,如有不妥立即去往醫院就診。
誤區六:補充銀杏能預防認知障礙癥。國外調查顯示,銀杏只能對已經患有認知障礙癥的患者具有某種程度的治療效果,但是對沒有患認知障礙者的人,則是無法預防,但是在調查中卻發現:認為銀杏能預防的人,高達43.7%,只有32.5%的人對于銀杏有正確認知。這說明人們對于保健食品期待過高,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影響。
-
老人帶孩子 12個誤區要知道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是喜歡小寶寶的,特別對于年輕人來說,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在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溫別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時候,水溫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改善我們老年人的身體,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才
-
老人帶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在寶寶才能夠幫助我們小寶寶,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擾,還能夠給我們的兒女減輕一
-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子女帶孩子?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幫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夠給我們的子女帶來非常健康的狀態,還能夠用一個非常好的
-
老人為何會依賴子女呢隨著年齡的不斷遞增,使得日常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逐漸的發生衰老,此時不但在日常行動方面帶來極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會表現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