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別樣精彩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精彩的晚年生活離不開子女,離不開家庭,老年人要立足于家庭,幫忙帶帶孫子,沒事的時候可以去當志愿者,多與社會上的人接觸接觸,下面我們就為老年人介紹一下別樣的精彩晚年生活。
立足家庭
退休后帶孫子或孫女,是目前大部分人的生活狀態,一來,可以為子女減輕負擔,二來,也充實自己的退休生活,并且可以繼續發揮余熱,實現自我價值。王大爺原來在機關是領導,忙了半輩子,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很少,終于退下來了,立刻在家里找到了一個“新崗位”——專職帶孫子。
中國人自古重視家庭,工作時由于時間精力所限,越是事業心重的人,對家人的照顧和關注越少。退休后則可以更好地關愛家人;貧w家庭也因此成為大多數中國老人退休后的首選;貧w家庭也因此成為大多數中國老人退休后的首選。
不過,從社會主流、公司骨干退位,成為一家的“后勤保障人員”,角色轉化得有些大,老人容易產生失落感。加上有些不能適應角色的變化,老人與家庭成員產生矛盾或沖突時有發生。還有的人工作時一心撲在事業上,忽視了另一半,待退休后,要天天面對老伴、兒孫的時候,變得很難相處。所以,老人不要把工作作風帶回家庭,要重新適應家庭角色。這就需要多和家人溝通,建立新的、和諧的家庭關系,這樣才能充分地享受天倫之樂。
當志愿者
每逢寒暑假,退休的高阿姨都會來社區兒童活動中心,擔當志愿者義務給孩子輔導功課。“我有退休金,來這里就圖個樂和,孩子們和我建立了感情,生活充實了,也收獲了很多感動和快樂”她說。
如今,像高阿姨這樣擔當志愿者的老人越來越多,她們利用自己的特長參與相關的志愿者活動,不僅給他人帶去溫暖,也發揮了余熱。無私從事志愿工作的人比不樂于助人的人更長壽。因此,如果老人身體力行,平時喜好社會活動,喜歡與人交流,都可以義務發揮余熱,充當社區、居委會管理員,或者其他志愿者活動。開拓新的生活領域和人際關系,排解孤獨寂寞,增添生活情趣。
再返崗位
“活到老,干到老”是不少剛退休老人的選擇,他們有的因為經驗、資歷深厚,被挽留在原領域繼續發揮余熱;有的出于經濟上的考慮,接著找個事干,這些都值得鼓勵。要實現退休后繼續工作的順利進行,主要應警惕崗位轉換后的心理落差。有的當慣領導的人,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在新的崗位上就會出現煩悶、憤怒等不良情緒,嚴重的還會損害身體。
退休后仍做零工或兼職的年長者,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態好于完全停止工作的人。其中,患重病的幾率會低17%;精神健康測試中,前者比后者的分數也高出31%。
因此,如果老人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又有一技之長,可以積極尋找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發揮余熱,為社會繼續做貢獻,實現自我價值;另一方面使自己精神上有所寄托,使生活充實起來,增進身體健康。不過,工作必須量力而為,不可勉強,要講求實效,不圖虛名。
好文推薦:
-
老人帶孩子 12個誤區要知道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時候都是喜歡小寶寶的,特別對于年輕人來說,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在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老年
-
老人冬天洗澡水溫別超40℃有很多的老年人冬天洗澡的時候,水溫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改善我們老年人的身體,給我們的老年人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才
-
老人帶孩子要注意什么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在寶寶才能夠幫助我們小寶寶,不被一些疾病所困擾,還能夠給我們的兒女減輕一
-
老人到底應不應該幫子女帶孩子?生活當中有非常多的老年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幫助自己的子女,才能夠給我們的子女帶來非常健康的狀態,還能夠用一個非常好的
-
老人為何會依賴子女呢隨著年齡的不斷遞增,使得日常老人們的身體狀況逐漸的發生衰老,此時不但在日常行動方面帶來極大不便,更重要的心理上會表現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