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對骨關節炎 要早期預防和對癥治療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骨關節炎是中老年常見的慢性骨科疾病,早期預防和對癥治療十分重要。歲數一大,在不知不覺中膝關節就開始打軟,還隱隱地疼,再后來就是發僵,甚至活動都有困難,這就是常見的骨性關節炎,又叫退行性關節炎、老年慢性關節炎等。
4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0%左右,而6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可達40%—60%。目前,全國中老年骨關節炎患者大約有3000萬。而且,隨著人口的老齡化,骨關節炎的患病率還會明顯增加。
骨性關節炎不僅發生在膝關節,髖、脊柱、踝等關節都有可能受累,以膝關節最常見,占到四成以上。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會慢慢影響活動能力,極大地損害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早期會出現關節疼痛、晨僵、下蹲疼、上下樓疼等癥狀,到晚期嚴重關節畸形,甚至行動都有困難。
老年慢性關節炎之所以發生,在于關節軟骨的退行性改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以前主要是老年人常見病,如今很多中青年人的關節也提前退化。有的源于關節過度勞損,有的是因為身體肥胖,給關節增加了負擔,還有一些愛美的女士,由于不注意保暖,關節受涼導致疼痛、僵硬。
針對骨性關節炎,早期治療可采取口服藥物、理療、關節腔注射、關節鏡等多種方式。理療方式有中藥敷、紅外線微波治療等。
如果患者關節已嚴重畸形,并且活動受限,可考慮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即切除已破壞的關節面,換上一個人工關節面,就像為壞牙安裝“牙套”一樣。隨著骨科技術的發展,目前人工關節置換術已成骨科最常見手術之一,術后3個月基本都能恢復日常活動,給病人置換的高科技人工關節,理論上使用壽命超過20年。
預防關節疾病,平時多注意膝部保暖,特別在夏天,不要貪涼,避免撞擊,注意運用大腿的肌肉群,因為肌肉的發達可在一定情況下緩解膝蓋所承受的壓力,可以讓膝蓋的損傷降低到最小;平時多做腿部肌肉鍛煉,盡量減少膝蓋的承受力。為此,特別推薦以下七種練習方法:
1.仰臥位,屈腿。將一條腿伸直,慢慢向上抬高,勾起腳尖,停留片刻。放下伸直的腿,恢復屈腿狀態。另一條腿重復上述動作。重復20次為一組,每天3—5組。
-
中老年如何養護好自己的關節?1.改變不合理的運動方式一般來說,30歲是我們人體硬骨與軟骨強度的巔峰時期,之后就會逐漸下降,在50歲以后就不要進行太高強度的
-
關節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現關節問題,老年人患關節炎主要與體重過重有關,也與關節損傷有關,不注意關節的保暖工作容易導致關節炎的損傷,關
-
什么是坐骨神經痛?你了解坐骨神經痛嗎坐骨神經痛有可能是身體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經痛會引起疼痛感,患者還會出現局部腫脹的感覺,會影響生活質量,坐骨神經痛主要與不
-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質疏松預防老年人要關注骨骼的健康狀況,盡量做好骨質疏松的預防工作,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能預防骨質疏松,糾正挑食、偏食的習慣能預防骨
-
老人骨質疏松吃什么好?3種食物改善骨質疏松骨質疏松主要是身體缺鈣引起的,及時補充鈣質,多吃含鈣的食物能改善骨質疏松問題,老年人患骨質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