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老年人患關節炎疾病的前期癥狀
人一上了年紀,就容易得病,有的一到刮風下雨就站不起腰來。對很多中老年人來說,關節炎年年治、年年發,像個摘不掉的“緊箍咒”,帶來了無窮的煩惱,給他們本應該幸福的晚年生活披上了黑影。
“的確,目前關節炎已成為發病率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位常見病,60歲以上病人的患病率為50%,75歲的人群則已達到80%,且這一數字有增無減。”10月12日,在第七個“世界關節日”召開的《骨關節炎診治指南》發布會上,很多專家都對老年人的關節炎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
病人晨起或經過一段停止活動后在受累關節出現僵硬感,起床后經活動或溫暖后癥狀可減輕或消失。而一旦得了關節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大大降低。據美國“健康日”網站10月15日報道,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1/3關節炎病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影響。“同時,一半以上的關節炎患者最終都會變殘。但其實,這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邱貴興說,關鍵在于能早發現、早治療。 “越早看出問題,就越能得到好的療效。”使病人遠離病痛的折磨,早日恢復健康。
很多人在關節炎早期卻不知道,專家提醒我們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是時候去醫院做個檢查了”。
關節疼痛及壓痛:開始時可能是輕度或中度的間斷性隱痛,休息時會好轉,但活動后會加重。
關節僵硬:早晨起床時關節會有僵硬及發緊感,氣壓降低或空氣濕度增加時會加重,但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常為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很少有超過半小時的。
關節腫大:手部關節腫大變形比較明顯。
骨摩擦音:由于關節軟骨受到破壞,關節面不平,關節活動時會出現骨摩擦音,多出現在膝關節。
關節無力、活動障礙:關節疼痛、活動度下降、肌肉萎縮、軟組織攣縮可引起關節無力,導致走路時腿常發軟,嚴重時甚至不能完全伸直或沒辦法活動。
除了上面說的我國老年人病情外,相對于西方人來說,國人髕骨軟化的問題顯得更為嚴重。”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澍寰教授提醒:“很多人剛過30,就開始受到髕骨軟化問題的困擾了,這其實是關節炎的早期表現,必須引起重視。”我們應該在早期就應該重視國人關節的健康。
其實在早期的時候預防關節炎也很簡單,早期經過康復運動就能緩解病情。為了避免關節炎我們可以做一些預防第一,避免給髕骨不必要的負擔,減少上下樓梯、深蹲、爬山、跪、跳等運動;第二,加強股四頭肌(大腿前面的肌肉)力量,保持髕骨的穩定性;第三,用熱敷改善髕骨的血液循環,以減輕癥狀。”另外補充純天然鯊魚軟骨粉可以恢復關節已經得到醫學驗證。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人民一定可以擺脫關節炎的困擾。
-
中老年如何養護好自己的關節?1.改變不合理的運動方式一般來說,30歲是我們人體硬骨與軟骨強度的巔峰時期,之后就會逐漸下降,在50歲以后就不要進行太高強度的
-
關節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現關節問題,老年人患關節炎主要與體重過重有關,也與關節損傷有關,不注意關節的保暖工作容易導致關節炎的損傷,關
-
什么是坐骨神經痛?你了解坐骨神經痛嗎坐骨神經痛有可能是身體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經痛會引起疼痛感,患者還會出現局部腫脹的感覺,會影響生活質量,坐骨神經痛主要與不
-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質疏松預防老年人要關注骨骼的健康狀況,盡量做好骨質疏松的預防工作,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能預防骨質疏松,糾正挑食、偏食的習慣能預防骨
-
老人骨質疏松吃什么好?3種食物改善骨質疏松骨質疏松主要是身體缺鈣引起的,及時補充鈣質,多吃含鈣的食物能改善骨質疏松問題,老年人患骨質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