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長期服這些藥可致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是一種慢性疾病,對于老年人的晚年日常生活的影響可是很大的,導致老年人骨質疏松的原因有很多的,藥物導致就是其中一個原因,那么哪些藥物會日益導致老年人骨質疏松呢?
臨床上常見的老年人骨質疏松,約有百分之三十并非由于老年性缺鈣、缺維生素D所引起的或疾病引起。藥物導致老年人患有骨質疏松的比例高達其患病人群的三成,醫學上稱之為“藥源性骨質疏松癥”。如果老年人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抗凝藥、質子泵抑制或強效利尿劑等易引起藥源性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最好能定期監測血清鈣、磷、血清堿性磷酸酶水平或作骨密度測定。一旦出現疼痛,身長縮短、駝背,骨折,呼吸功能下降等體征時,需高度警惕藥源性骨質疏松的可能。
五種藥物需警惕
糖皮質激素:濫用激素是藥源性骨質疏松癥的最常見原因。這類藥源性骨質疏松癥除表現為腰背痛外,還是老年人自發性骨折的重要因素。故老年人如需長期應用激素,同時應給予補骨藥和鈣片,及抗骨質疏松藥。
利尿劑:如速尿和雙克等,為老年人常用的利尿藥、降壓藥和心臟病藥。長期服用后,能導致一系列嚴重的不良反應,如體液失衡、電解質紊亂,特別是低血鉀、低血鈣等,可致骨質疏松癥,如果摔倒,極易骨折。
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對骨骼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適量有利成骨,過量則破骨、骨松。故甲亢老人要權衡利弊,千萬不可因過度用藥而致藥源性骨質疏松,得不償失。
抗癲癇藥:癲癇老人服藥一般要2-4年,長期服用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一線抗癲癇藥,可因其促進維生素降解,抑制消化道對鈣的吸收,而致“低鈣血癥”,迫使鈣元素從骨質中“脫出”,導致骨質疏松癥。故長期應用抗癲癇藥的中老年人,應嚴遵醫囑,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肝素:肝素抑制消化道對鈣的吸收,如長久用(4個月以上),會發生骨質疏松癥和自發性骨折。預防的關鍵在于嚴格控制劑量,避免大劑量,應用3個月后由醫生按病情調換其他抗凝血藥。在用藥期間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好文推薦:
-
中老年如何養護好自己的關節?1.改變不合理的運動方式一般來說,30歲是我們人體硬骨與軟骨強度的巔峰時期,之后就會逐漸下降,在50歲以后就不要進行太高強度的
-
關節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現關節問題,老年人患關節炎主要與體重過重有關,也與關節損傷有關,不注意關節的保暖工作容易導致關節炎的損傷,關
-
什么是坐骨神經痛?你了解坐骨神經痛嗎坐骨神經痛有可能是身體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經痛會引起疼痛感,患者還會出現局部腫脹的感覺,會影響生活質量,坐骨神經痛主要與不
-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質疏松預防老年人要關注骨骼的健康狀況,盡量做好骨質疏松的預防工作,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能預防骨質疏松,糾正挑食、偏食的習慣能預防骨
-
老人骨質疏松吃什么好?3種食物改善骨質疏松骨質疏松主要是身體缺鈣引起的,及時補充鈣質,多吃含鈣的食物能改善骨質疏松問題,老年人患骨質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