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疾病發病原因
骨關節疾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關節疾病。帶大家了解一下骨關節病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
病因尚不明確,骨關節病的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其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增生、關節囊攣縮、韌帶松弛或攣縮、肌肉萎縮無力等。骨關節疾病多發于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如膝、脊柱(頸椎和腰椎)、髖、踝、手等關節, 最常見的部位順序為指間關節,拇指腕掌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
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可有無癥狀性骨關節炎(僅有體征或X線證據)和有癥狀性骨關節炎,癥狀隨受累關節不同而不盡一致。
骨關節炎的治療目的是減輕或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或恢復關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總體治療原則是非藥物與藥物治療相結合,必要時手術治療,治療應個體化。結合病人自身情況,如年齡、性別、體重、自身危險因素、病變部位及程度等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非藥物治療:是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等的基礎。對于初次就診且癥狀不重的骨關節炎患者非藥物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式,目的是減輕疼痛、改善功能,使患者能夠很好地認識疾病的性質和預后。
1.患者教育:進行自我療法(減少不合理的運動,適量活動,避免不良姿勢,避免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減肥,有氧鍛煉(如游泳、自行車等),關節功能訓練(如膝關節在非負重位下屈伸活動,以保持關節最大活動度),肌力訓練(如髖關節骨關節炎應注意外展肌群的訓練)等。
2.物理治療:主要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骨關節疾病的反應,包括熱療、水療、超聲波、針灸、按摩、牽引、經皮神經電刺激等。
3. 行動支持:主要減少受累骨關節負重,可采用手杖、拐杖、助行器等。
4.改變負重力線:根據骨關節炎所伴發的內翻或外翻畸形情況,采用相應的矯形支具或矯形鞋,以平衡各關節面的負荷。
藥物治療:如非藥物治療無效,可根據關節疼痛情況選擇藥物治療。藥物治療需要在專業的醫師指導下進行有效的治療。
由于社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骨關節疾病的防治已顯得日益重要。從骨關節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轉歸來看,預防為主,及早診斷,盡早治療應是防治骨關節病的關鍵。
-
中老年如何養護好自己的關節?1.改變不合理的運動方式一般來說,30歲是我們人體硬骨與軟骨強度的巔峰時期,之后就會逐漸下降,在50歲以后就不要進行太高強度的
-
關節炎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容易出現關節問題,老年人患關節炎主要與體重過重有關,也與關節損傷有關,不注意關節的保暖工作容易導致關節炎的損傷,關
-
什么是坐骨神經痛?你了解坐骨神經痛嗎坐骨神經痛有可能是身體肥胖的原因,坐骨神經痛會引起疼痛感,患者還會出現局部腫脹的感覺,會影響生活質量,坐骨神經痛主要與不
-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老人要注意骨質疏松預防老年人要關注骨骼的健康狀況,盡量做好骨質疏松的預防工作,堅持科學的生活方式,能預防骨質疏松,糾正挑食、偏食的習慣能預防骨
-
老人骨質疏松吃什么好?3種食物改善骨質疏松骨質疏松主要是身體缺鈣引起的,及時補充鈣質,多吃含鈣的食物能改善骨質疏松問題,老年人患骨質疏松要多喝些牛奶,牛奶能有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