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多數患有三高疾病應該引起警惕
近日家庭醫生在線針對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進行了一項“三高”調查,被調查的人中61.54%有高血壓,38.46%有高血糖,53.85%有高血脂癥,超過八成受訪者均有“三高癥”的困擾。
不良飲食習慣“吃”出三高癥
這項由家庭醫生在線心腦血管頻道設計的調查,被調查者84.62%年齡在40~60歲之間,有高脂、高糖、高鹽不良飲食習慣的人,分別占69.23%、61.54%、46.15%。
三高疾病的發病與飲食習慣及膳食結構息息相關。以高脂飲食為例,油脂攝入量過多,除了會造成肥胖外,還會導致血液中的脂肪酸過多。脂肪酸過剩時,將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貯存,從而造成血脂增高,引發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而高鹽飲食則已被證明是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為此,防治“三高”,應注意把好飲食關。
飲食防“三高”有原則
調查顯示,僅15.38%的被調查者表示非常了解“三高”防治飲食宜忌。趙益業介紹,防治“三高”飲食上應遵循“3-5-7原則”。
3高:高植物蛋白、高新鮮度、高纖維;
5低:低膽固醇、低脂肪、低鹽、低糖和低酒精量;
7分飽:飯菜只吃七分飽,控制食欲,杜絕暴飲暴食,聚會適時離場。
趙益業指出,防治三高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每天烹飪用油不宜超過25g,食鹽不宜超過5g,烹調盡量使用蒸、煮、燉、拌的方式。高血壓患者還可多吃能幫助降血壓的高鈣、高鉀食物,如綠葉菜、鮮奶、豆類制品等;高血脂患者,應嚴格限制攝入富含脂肪、膽固醇的食物,增加維生素的攝入,如多吃水果、蔬菜、面包和谷類食物等;糖尿病患者應據病情和全天熱能消耗情況,控制好每日攝入的食物總熱量,可多進食高纖維食物,如玉米、小米、麥麩等谷物與粗糧,其中的膳食纖維素可延緩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維持餐后血糖的低水平。
警惕市面上的“無糖食物”
調查發現,53.85%的受訪者認為“高血糖患者可多吃無糖食品”。對此,趙益業提醒大眾,市面上常見的無糖食物,如無糖餅干、無糖蛋糕、無糖豆奶粉等等,這些無糖食品多是沒有添加蔗糖,或是用甜味劑來代替糖的食品。但這些所謂的無糖食品內含有的淀粉經過體內會轉化成葡萄糖,同樣也會導致血糖的升高。他提醒高血糖患者擦亮眼睛,通過“無糖食品”的配料表,看清該產品是用什么甜味劑代替了有關糖類,不能盲目食用,因為其中還可能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類。
此外,被調查者38.46%都認為“不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是控制膽固醇最好的方法”,趙益業表示,其實食物中許多非膽固醇的成分也會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特別是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多來自動物性脂肪,因此血脂異常者應注意少吃紅肉(牛肉、豬肉、羊肉)。
-
老年人高血壓的七種調理方式1、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易引起血脂升高。2、限制脂肪的攝入盡量選擇植物油,
-
哪些人容易出現高血壓?老年人更容易出現高血壓,平時飲食結構不合理的人容易出現高血壓,盡量限制食鹽的攝入量,少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
高血壓如何飲食調理?高血壓患者要做好飲食調養工作,控制熱量及脂肪的攝入量,平時要適當的攝入優質蛋白,控制鹽的攝入量,炒菜盡量少放一些高血壓患
-
老人如何預防高血壓?老年人生活中要做好高血壓的預防工作,盡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過大,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的產生,老年人應該要適當的轉移自
-
老年人高血壓要多注意這些問題高血壓這種癥狀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疾病的困擾也是比較大的,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在始于高血壓作用的疾病當中,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