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老年患者 降壓過度是不合適的
老年人患有高血壓之后會嚴重的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安全,老年人在定期體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高血壓疾病,一般檢出輕性高血壓,老年人就要進行及早的干預,但是降血壓是不能過度的,我們下面來一起看看吧!
但似乎不應把這個診斷標準和降壓治療目標等同起來。特別是對高齡老年患者,降壓過度往往仍是不恰當的。
一位78歲的男病人,因鼻出血來急診,發現血壓210/110毫米汞柱,經止血和降壓后,給予口服降壓藥回家。門診隨訪過程中病人自覺良好。但血壓通常在150~160/90~95毫米汞柱上下。醫生認為未達到新標準,故在原用3種降壓藥基礎上逐步加用其他降壓藥。直至同時服用8種藥物,血壓降到120/70毫米汞柱。此時,醫生認為滿意,但病人卻出現了明顯的體位性眩暈,行動困難。醫生只好減藥,血壓回
升至150/90毫米汞柱左右后,上述癥狀消失。
另一位是94歲的老太太,平日血壓150/90毫米汞柱左右。因頻發室性早搏,醫生給予心律平100毫克、緩釋氯化鉀0.5克,每日3次。2周后復查,早搏基本消失,血壓平穩,自覺無不適。醫生囑停藥,但病人有顧慮,遂減量維持。其后,病人因其他疾病,陸續加用了一些別的藥。過了一段時間,病人訴精神因乏,特別是每逢吃飯時,稍微吃一點就頭昏思睡,必須放下筷子,立即臥床,因而十分苦惱。查體:心率正常,無早搏,血壓110/70毫米汞柱。醫生分析認為,患者血壓低于平日水平,進餐時由于血液向消化系統分流,引起一時性腦血流量減少。心律平等雖非降壓藥,但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再次囑停藥,同時對其他藥也做了簡化和修改。不久后,血壓回升至150/90毫米汞柱,上述癥狀完全消失。
類似病例并不十分罕見。上述第1個病例顯然因為降壓過度所致。第2個病例,醫生并未有意使用降壓藥,僅因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及幾種藥物并用時,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致不良反應,引起了血壓降低的后果。
應該肯定,確有不少報道表明,血壓值低與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受損的發病率呈負相關關系,提示降低原本過高的血壓對這些器官具有保護作用。當然,這并非說明血壓越低越好,前提是要保證供應這些器官血流所需的灌注壓。
一般講,青中年高血壓病患者,如能通過改善心理狀況,注意減肥、限鹽、忌煙酒等綜合措施,再加上必要的藥物治療,使血壓恢復并保持在正常范圍,對他們今后的健康長壽有肯定的好處。但對老年患者,特別是高齡老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動脈血管壁彈性減弱和管腔狹窄,循環阻力增高。一些老年人血壓較年輕時高些,實際上可能是為克服這種阻力而自身調節的結果。通過這種自身調節,使體內重要器官的供血得以保持相對的正常。
老年人血壓過高,當然會對心、腦、腎等器官造成損害,但如沒有充分考慮到上述特點,把降壓的目標值定得太低,就會導致這些器官的血流灌注減低,引起不良后果。
-
老年人高血壓的七種調理方式1、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易引起血脂升高。2、限制脂肪的攝入盡量選擇植物油,
-
哪些人容易出現高血壓?老年人更容易出現高血壓,平時飲食結構不合理的人容易出現高血壓,盡量限制食鹽的攝入量,少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
高血壓如何飲食調理?高血壓患者要做好飲食調養工作,控制熱量及脂肪的攝入量,平時要適當的攝入優質蛋白,控制鹽的攝入量,炒菜盡量少放一些高血壓患
-
老人如何預防高血壓?老年人生活中要做好高血壓的預防工作,盡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過大,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的產生,老年人應該要適當的轉移自
-
老年人高血壓要多注意這些問題高血壓這種癥狀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疾病的困擾也是比較大的,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在始于高血壓作用的疾病當中,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