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壓高了渾然不知 說明缺乏疾病常識
高血壓是一種困擾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但是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一種老年人,他的血壓高了,他卻渾然不知,直到參加體檢或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時候才發現問題。對此,這種情況在門診中常常遇見。我們發現其實老年人對于高血壓的了解遠遠不夠。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啊!
血壓快“爆表”,他還在打乒乓球
童先生今年53歲,是一家企業的銷售部經理。這一天,他和幾個同事在健身館里打乒乓球。正玩得高興,一位同事取出一臺血壓儀,想要給大家量量血壓。面對這個手表模樣的血壓儀,童先生很感興趣,也把胳膊伸過去量了量。然而,面對顯示器上的數字,童先生和其他人都嚇了一跳:結果顯示,童先生的高壓已經達到180mmHg。
“老童,你的血壓快‘爆表’了,到醫院看看吧。”同事這樣勸老童。童先生在稍事休息后再次測量,血壓還是那么高。第二天,童先生到醫院做了檢查。醫生診斷,他的確已經患上了高血壓。
高血壓形成往往是“悄悄”進行的
為什么血壓明明不正常,患者卻一點不知道?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能夠發現導致血壓升高的確切病因稱之為繼發性高血壓;反之,原因不明則稱為原發性高血壓。臨床中,多數高血壓患者屬于原發性高血壓。
值得注意的是,原發性高血壓的形成是漸進式的,整個過程“悄悄”地開始,“悄悄”地進行。面對這樣的情況,人們的身體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適應了血壓的升高,使得患者沒有任何不良癥狀,這就導致了一些高血壓患者對病情一無所知,直到在體檢中發現問題,或者出現嚴重并發癥如心肌梗死、心衰、腎衰等疾病時才來就醫。可見,人們不能憑感覺來檢驗自己的血壓是否正常。
高血壓患者控壓目標有差別
發現患有高血壓后,人們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由醫生在對病情的綜合把握下制訂用藥方案,爭取把血壓控制到理想水平。一般高血壓患者應該降至140/90mmHg以下;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縮壓最好控制在140/mmHg以下,別超過150/mmHg,伴有腎臟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穩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一般可將血壓降至130/80mmHg,腦卒中后的高血壓患者目標血壓為小于140/90mmHg。
以特病患者為基礎,為前來就診的患者進行系統全面評估,建立健康檔案,并采用來院就診及電話督導兩種方式對患者進行血壓測量及藥物治療的指導,增強患者依從性,預防心血管危險事件,促進健康,為慢性病患者的系統性管理打下基礎。
-
老年人高血壓的七種調理方式1、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易引起血脂升高。2、限制脂肪的攝入盡量選擇植物油,
-
哪些人容易出現高血壓?老年人更容易出現高血壓,平時飲食結構不合理的人容易出現高血壓,盡量限制食鹽的攝入量,少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
高血壓如何飲食調理?高血壓患者要做好飲食調養工作,控制熱量及脂肪的攝入量,平時要適當的攝入優質蛋白,控制鹽的攝入量,炒菜盡量少放一些高血壓患
-
老人如何預防高血壓?老年人生活中要做好高血壓的預防工作,盡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過大,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的產生,老年人應該要適當的轉移自
-
老年人高血壓要多注意這些問題高血壓這種癥狀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疾病的困擾也是比較大的,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在始于高血壓作用的疾病當中,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