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了高血壓該如何護理
作為慢性疾病之一,高血壓是很多老人都會出現的疾病。高血壓對老人的健康會有一系列的影響,甚至會導致高血壓并發癥發生。那么,老年人得了高血壓該如何護理?下文介紹了一些家庭護理良方,高血壓老人可以來試試。
老年人得了高血壓
老年人得了高血壓該怎么辦
1.降壓藥必須持之以恒。
許多病人血壓一降,立即停藥,這是高血壓病治療的“大忌”。
病人在應用降血壓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后,血壓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藥,結果在不長時間后血壓又升高,還要再使用藥物降壓,這樣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而且由于血壓較大幅度的波動,還會引起心、腦、腎發生嚴重的并發癥,如急性左心衰、腦中風等。正確的服藥方法是服藥后出現血壓下降,可采用維持量,繼續服藥;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將藥物進行調整,而不應斷然停藥。
2.避免迅速將血壓降至正常。
許多病人希望血壓降得越快越好,一味追求血壓要達到正常水平。
其實這是幼稚的和錯誤的觀念。殊不知,60歲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偏高的血壓反有利于心、腦、腎等臟器的血液供應。另外血壓降得過快或過低,也會使病人感到頭暈、乏力,還可誘發腦血栓形成等嚴重后果。
3.堅持定期測量血壓,切勿以自我感覺來估計血壓的高低。
自覺癥狀的輕重與血壓高低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在臨床上有些病人血壓很高,卻沒有癥狀,是在體檢中偶然發現的;相反,部分病人僅輕度血壓升高,癥狀卻很明顯。這是因為每個人對血壓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器官損害程度有時候與血壓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行。因此,憑自我感覺來估計血壓的高低,往往是錯誤的,也容易延誤治療。
正確的做法是自己買個血壓計,每天測量血壓,掌握自己血壓波動的規律性。
4.根椐自身血壓波動的規律,調整服藥時間。
研究表明,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在清晨醒后變化最大,可以在數分鐘之內上升2~5千帕,中午過后,血壓會自行下降。這種血壓變化規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發生腦出血和在夜間發生腦缺血。傳統的每日3次的服藥方法沒有考慮患者的血壓變化規律,只是一味地考慮降低血壓,結果使清晨時的血壓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間常使血壓偏低,現在服藥方法是每天清晨醒后一次性服藥。可以有效地防止早晨醒后的血壓劇烈變化,使血壓處于比較平穩狀態,因此效果較好。
5.單純依賴降壓藥,忽視綜合治療。
高血壓的病因錯綜復雜,因此,除藥物外,還應綜合治療,包括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控制有關危險因素。正確的做法是除選擇適當的藥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低鹽飲食,適當參加文體活動。特別要避免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有煙酒嗜好者,應戒煙戒酒,肥胖者應減輕體重等。
老年人得了高血壓后,就要控制好血壓,使血壓維持在比較健康的范圍值內。控制血壓的方法有不少,例如吃降壓藥、食療調理等等,這些對降血壓都有效果。高血壓老人在降血壓時,就可以根據需要試試這些養生法。
-
老年人高血壓的七種調理方式1、控制能量的攝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易引起血脂升高。2、限制脂肪的攝入盡量選擇植物油,
-
哪些人容易出現高血壓?老年人更容易出現高血壓,平時飲食結構不合理的人容易出現高血壓,盡量限制食鹽的攝入量,少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
高血壓如何飲食調理?高血壓患者要做好飲食調養工作,控制熱量及脂肪的攝入量,平時要適當的攝入優質蛋白,控制鹽的攝入量,炒菜盡量少放一些高血壓患
-
老人如何預防高血壓?老年人生活中要做好高血壓的預防工作,盡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過大,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的產生,老年人應該要適當的轉移自
-
老年人高血壓要多注意這些問題高血壓這種癥狀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疾病的困擾也是比較大的,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在始于高血壓作用的疾病當中,給自己的身體帶來的困